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靖安侯 >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问断于臣(1/2)

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问断于臣(1/2)

    在这个时候,能过来与南陈谈条件,并且让洪德皇帝相信他们有足够能力跟己方合作的势力,只能是更北边的鞑靼人。

    很显然,已经收了北齐不知道多少礼物,并且娶了北齐两位公主的鞑靼汗,并没有明面上看起来那么老实。

    鞑靼部,至今还只是北边草原上的一个部落,尽管这些年愈发强盛,甚至已经可以跟朱里真人打的有来有回,但是因为地盘太小,没有足够的地盘资源,也就没有足够的人口。

    也就没有办法建国。

    他们迫切需要一块足够大的地方,足够多的人口,来让他们建立自己的国家。

    洪德帝静静的看着这个鞑靼部的使者,忽然笑了笑:“你汉话说的很不错,是汉人?”

    与几乎全面汉化的北齐不一样,鞑靼部的人很少会说汉话,还是“未开化”的异族,会说汉化的人不多。

    这使者微微欠身道:“回陛下的话,外臣的确是汉人,只是自小在草原上长大,辅佐我部大汗。”

    洪德帝揉着自己的眉心,继续说道:“既然是汉人,那你应当知道,燕都是我大陈古都,更是朕的祖地,朕几代先祖,都埋在燕都附近,你哪里来的胆子,与朕讨要燕都?”

    这使者名叫穆托,闻言低着头说道:“陛下,当年的事情已经过去七十余年了,如今大陈的国都早已经落在建康,天下人没有谁不知道,建康才是大陈的国都。”

    “且不说大陈有没有能力战胜北齐,即便有,取回燕都之后,陛下会立刻迁都吗?”

    这的确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国都迁移绝不是什么小事情,当年的大陈是被迫搬到了南边,但是也的确在南边扎下了根。

    如今的建康,已经是一座非常繁华的,合格的都城了。

    只是碍于颜面,大陈官方一直没有承认而已。

    而想要迁都,也绝不是什么容易的事情。

    一来朝廷的士族已经扎根在建康附近,当年南渡的侨民,几代人下来,也已经成了正经的江南人。

    一下子让他们回到北方,是要承担巨大压力的。

    另一个世界的大明,只在建康立都三十四年,便已经扎根在此,朱老四携几乎类同开国皇帝的威望,也用了十九年时间,才迁都成功。

    这使者穆托低着头,不慌不忙的说道:“再说了,如果陛下不愿意与我邦合作,且不说陛下能不能打赢朱里真人,取回燕都,即便能够做到,那个时候也必然大伤元气,遍体鳞伤。”

    “我大汗不愿意当趁人之危之辈,才让外臣南下面见陛下,商议合作灭齐,如果合作不成,到时候我大汗趁势南下。”

    他抬头看了看洪德帝,又小心翼翼低下头,开口道:“那时候,陛下的北伐军,可能都不一定能够回来。”

    这才是洪德帝真正在思考的问题。

    他的确有些担心,等到陈齐双方打到遍体鳞伤的时候,鞑靼部趁势南下,到时候未必扛得住。

    洪德皇帝挑了挑眉:“使者是在威胁朕?”

    “外臣不敢。”

    穆托低着头,恭声说道:“只是与陛下,说明清楚情况。”

    他顿了顿,继续说道:“陛下可能不知道,北齐已经调走了他们放在北边的边军,如今我大军,南下已经畅通无阻。”

    洪德皇帝面无表情。

    “说一说,你们能做什么?”

    穆托低下头,躬身道:“陛下,咱们双方,各取其地。”

    这话的意思是,雁门关以南,大陈自己打。

    而雁门关以北,鞑靼人需要的地方,鞑靼人自己去打。

    这个方案,听起来还是很公平的。

    不过现在,北齐的绝大多数兵力都放在了南边,再加上鞑靼部并没有说他们什么时候动手,因此如果从实际上考虑,吃亏的说不定还是南陈。

    洪德帝并不是什么好忽悠的皇帝,他思索了一会儿,继续问道:“若是按照这个法子,贵邦何时出兵?”

    穆托低头。

    “陛下应下之后,外臣星夜返回,等末将回到我邦之后,我大汗立刻发兵南下,协助汉皇剿灭北齐,一扫汉家七十年阴霾。”

    穆托继续低头道:“等我部攻入燕都之后,所获北齐皇族,一定一个不少,统统送到建康,交由汉皇陛下处理。”

    这个鞑靼使者,很会说话。

    两声“汉皇”说的,让洪德皇帝很是受用。

    不过他自小当皇帝,这种奉承话也已经听了不知道多少遍,很快清醒过来,轻声笑道:“这件事,朕还需要考量考量。”

    皇帝陛下也顿了顿,继续说道:“不过,如果贵邦同意我大陈收回包括燕都在内的燕云十六州,双方之间的合作,朕立时就可以答应下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