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靖安侯 > 第七百零二章 李望(2/2)

第七百零二章 李望(2/2)

着沈毅的衣袖,眼眶都要有些红了。

    「子恒既然来了,非得在新安多住几天不可,愚兄好好招待招待你。」

    孙知县感慨道:「你不知道,我多久没有听过江都话了。」

    「这广州府的人说话,愚兄听来基本靠猜…」

    孙知县摇头晃脑,仿佛跟沈毅有说不完的话。

    沈老爷微笑点头:「是要在新安,多叨扰师兄一些时日。」

    他在新安,一来是要躲一躲广州城里的那位巡抚。

    二来,是要等建康的人,给他回信。

    …………

    正当沈老爷在新安县吃海鲜的时候,他在七天前写的书信,终于被内卫六百里加急,送到了建康。

    这封信,没有经过朝廷,而是通过密信的渠道,直接送到了内侍省,送到了皇帝陛下手里。

    此时的皇帝陛下,正在昭德宫里,与惠妃娘娘说话,高太监便捧着沈毅的这封信,来到了皇帝陛下面前。

    皇帝见到高明之后,便把怀里的长子放在了惠妃娘娘手里,然后他站起了身子,来到了高明面前,微微皱眉:「朕难得来一次昭德宫,什么事情,不能等朕回甘露殿再说?」

    高明再一次低头道:「沈学士自广州府发来的密信。」

    皇帝这才舒展眉头,从高明手里接过了这封信,拆开之后,信封里有足足三张信纸。

    只看了一眼第一张信纸,皇帝陛下就忍不住大皱眉头:「这沈七怎么回事?写字都写的歪歪扭扭的,亏他还是朕钦点的两榜进士!」

    高太监低着头,开口道:「根据内卫回报,写这封信的时候,沈学士似乎是病了,而且病得不轻。」

    皇帝这才没有追究,而是默默把三张信纸认真看了一遍,尤其是看完了第二张信纸之后,他甚至忍不住又看了一遍,问道:「高明,朕记得这广东巡抚朱圭,似乎是张敬的…」

    高明低头道:「是张相的门生。」

    皇帝摸了摸下颌,若有所思。

    「那就有意思了。」

    说完这句话,皇帝继续看下去,等到把一封信都看完之后,皇帝陛下喃喃道:「要市舶司告示税额,要地方衙门不得插手市舶司事务,要沿海都司下属五卫,有缉捕走私之权…」

    皇帝自言自语道:「要的东西还真不少,不知道沈七在广东,到底碰到什么事了。」

    说到这里,皇帝看了看高太监,缓缓说道:「高明,去把朱圭的情报整理一下,等会放到甘露殿去,朕晚上要看。」

    高太监低头道:「奴婢遵命。」

    皇帝陛下伸了个懒腰,开口道:「今天下午,朕要在昭德宫陪朕的皇长子,没有什么事情,就不要再来扰朕了。」

    高太监再一次低头,然后毕恭毕敬的退下去了。

    而皇帝陛下则是重新回到了甘露殿里,从贵妃娘娘手里接过了自己的长子,他伸手捏了捏这孩子的鼻子,笑着说道:「爱妃,这孩子的名字,朕想了好几个月了,今天才有了一些主意。」

    惠妃娘娘目光流转,轻声道:「臣妾还以为陛下忘了呢…」

    「这如何能忘?」

    皇帝笑着说道:「只是一直犹豫不决而已。」

    「不如就叫他李望如何?」

    惠妃娘娘眨了眨眼睛,问道:「哪个望?」

    「北望的望。」

    听到这个回答,惠妃娘娘轻声笑道:「臣妾还以为陛下,要给这孩子取名一个复字呢。」

    「复字太大太沉,怕压得他长不大。」

    皇帝语气温柔,轻声道:「就叫李望罢。」

    惠妃娘娘轻轻点头,然后问道:「陛下,方才高公公找您,是不是有什么政事要处理?如果有着急的政务,陛下还是抓紧去办罢,免得人家说臣妾贻误国事。」

    「不是什么特别要紧的事。」

    皇帝一边逗自己的儿子,一边漫不经心的说道:「就是沈七,在南边写了封信给朕。」

    「沈七…沈公子…」

    惠妃娘娘目光微微闪动,她轻声问道:「陛下,今年,沈公子应该就能回建康了罢?」

    「是该回来了。」

    皇帝捏了捏皇长子的鼻子,呵呵一笑。

    「他再不回来,朕就真的有些担心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