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封侯 > 第474章 公文(1/2)

第474章 公文(1/2)

    第474章公文

    七天后,黄河河面上的浮冰越来越小,虽然还没有去尽,但已经可以行船了。

    陈庆将附近五十艘大型渡船全部征用,用来运载军队过黄河,一艘艘渡船满载着士兵、战马、物资向对岸驶去。

    陈庆在此之前便派了三名水性娴熟的士兵冒险游过黄河,探查对岸西夏军的情况,发现两万西夏军已全部撤军,只剩下一座空荡荡的大营。

    但对方是擅出奇谋,经验丰富的尚东延,陈庆不敢有半点大意,又命令一队斥候冒险游过黄河,分两队在百里范围内探查,还是没有发现任何军队的踪迹,陈庆这才确信对方已经完全撤离了。

    只是对方为何撤军的原因陈庆却想不通,按理说,对方应该不会知道阿干县军队被全歼的消息。

    想不到原因,陈庆也不再多想,下令全军渡河。

    大军渡河整整三天三夜,两万大军和三千头骆驼以及大量粮草物资才全部运送过了黄河。

    黄河北岸,宋军利用西夏军留下的大营,扎下了数千顶大帐,陈庆下令全军休整一天,再继续向东进发。

    在大营东北方向约八十里外的官道上,几名西夏骑兵正催马疾速奔行,他们并不是去黄河边,而是要从前面岔道前往凉州。

    他们周围全是荒凉无人的戈壁滩,分布着一堆堆的乱石。

    就在这时,数十支弩箭从路边数十步外的一堆乱石中射出,几名西夏骑兵躲闪不及,纷纷中箭落马,战马也被箭矢射中,扑倒在路边。

    从乱石背后冲出来数十名宋军斥候骑兵,为首将领正是刚升为斥候指挥使的唐骞。

    唐骞和他手下是第一批渡黄河,按照陈庆的部署,他们立刻分头去四面八方警戒,防止西夏军半渡而击,唐骞便是去得最远的一支斥候队,足足到了百里之外。

    他们是正要回去时遭遇到这几名斥候骑兵,唐骞当即下令用弓箭拦截这支西夏骑兵。

    五名西夏骑兵四人被射杀,留了一名活口,但也受了伤,他的腿摔断了,躺在地上痛苦呻吟。

    唐骞上前查看西夏骑兵情况,西夏骑兵见是宋军斥候,不等唐骞靠近,西夏骑兵眼露凶光,他大叫两声,拔出匕首狠狠刺进了自己的胸膛。

    唐骞阻拦不及,眼睁睁看着对方毙命,他气得狠狠踢了两脚,“这个混蛋倒是下得了手!”

    他喝令道:“仔细搜查,看看有什么?”

    众人很快找到了一卷西夏公文,一名略懂西夏文的手下道:“好像是西夏枢密院的公文,上面还有加急封印。”

    除了这卷公文,别的线索就没有了,众人挖了一个深坑,掩埋了五名西夏骑兵的尸体,至于他们的战马就不用管了,自然会有戈壁滩上的狼群过来享用。

    众人翻身上马,加快马速向西南方向的军营驶去。

    半夜时分,陈庆被亲兵叫醒,“都统,斥候将唐骞有重要情况禀报。”

    “带他进来!”

    片刻,唐骞快步走进大帐,单膝跪下行礼,“卑职参见都统!”

    “唐将军请起,有什么情报?”

    唐骞便把他们遇到一队送信西夏骑兵的经过向陈庆汇报,最后取出公文呈上。

    陈庆听说是西夏枢密院的公文,立刻派人去把翻译从事找来,这次出征,陈庆从节度府带了十几名文官,其中有两名是精通西夏文的翻译从事。

    片刻,一名从事匆匆赶来,此人叫刘涛,三十岁左右,庆州人,当年在庆州州学学习过西夏文,西军曾经委托庆州州学培养过一批精通西夏文的学生,大概有四十余人,他们所学基本没有用到军队上,而是被不少大商家聘请走了。

    去年节度府招募精通西夏文的翻译,一共三人应聘成功,刘涛就是其中的佼佼者。

    “请节度使吩咐!”刘涛进帐行礼道。

    陈庆把公文递给他,“看看上面什么内容!”

    刘涛看了一遍公文内容,对陈庆道:“请给卑职一刻钟时间,卑职用笔逐句翻译出来。”

    陈庆笑道:“你大概给我说说什么意思?”

    “这是一份紧急调兵令,命令凉州一万军队立刻赶赴兴庆府汇合,好像是夏州造反了。”

    陈庆一下子明白过来,夏州造反,不就是萧合达造反了吗?

    一连串的疑惑顿时迎刃而解,尚东延撤军和陇西县的战局一点关系都没有,就是萧合达造反,李乾顺紧急调集各方军队应对。

    这个情报来得太及时了,要不然陈庆还真不敢大举西征。

    陈庆负手走了几步,欣然对唐骞道:“你和手下记大功一次,每人赏十两银子!”

    唐骞大喜,再次单膝跪下行礼,“谢都统恩赏!”

    天刚亮,两万大军便浩浩荡荡向湟州杀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