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秦时小说家 > 第二一一六章 沛县风云(求票票)(1/2)

第二一一六章 沛县风云(求票票)(1/2)

    “儒家张良,见过公子!”
    泗水,郡府沛县之地。
    由郡守之言,数月前,便是对整个城池进出之人严查起来,查探口音、照身帖……诸般物。
    对于城中的一些奇异之人也有探查。
    一时之间,擒拿抓获了不少异心之人,倒也威慑一段时日,然……近月来,一切仿佛如旧。
    就是生面孔逐步减少了,也有可能是在城中待得时间长,都变成熟面孔了,而且,往来之人增多,城池自然繁闹。
    商市那边的收入都多了不少。
    郡丞府邸。
    正厅雅致静怡。
    而今,以儒家张良为首,带着身后的四位儒家弟子,规矩无比,拱手深深一礼。
    前方,泗水郡丞扶苏笑语看向众人。
    “张良先生!”
    “扶苏虽在泗水,也有听闻齐鲁三杰之名,当年咸阳宫内,我曾见过伏念先生。”
    “现在又见到了张良先生,果如传闻,风采绰然。”
    “倒是不知二当家颜路又是怎样的一人!”
    “哈哈哈,诸位,坐!”
    扶苏心情很是不错的看着张良五人。
    张良这人的身份,自己还是知道的,他是旧韩五代相门之后,韩国沦亡之后,便是前往桑海小圣贤庄。
    一晃多年,成为了如今的儒家三当家,名声显耀于齐鲁,宣扬于百家,今日,亲眼一贯,不住颔首。
    的确俊逸斐然,的确气质不凡,举手投足之间,儒道浩然弥漫。
    就是不知道远在齐鲁之地的儒家三当家,为何会出现在泗水郡,还来到了沛县。
    莫不是也为了农家?
    农家!
    是百家大宗显学。
    儒家,也是大家显学。
    常有闻,诸子百家,一体进退。
    当然,这些都是自己的猜想。
    “公子谬赞!”
    “……”
    张良神色平静的看着面前的帝国公子扶苏,顺其手指方向,看向右手尊位,再次一礼。
    扶苏!
    帝国长公子!
    位份极高,身份尊贵。
    现在……自己在向他行礼,霎时间,心间深处,百感交集。
    秦国,攻灭了自己的家国,自己失去了家国,失去了家族,失去了朋友,一晃多年,本以为可以放下一些。
    然而,自小圣贤庄一路出来,进入泗水之地后,才发现……放下并不容易,真的不容易。
    好在,现在面前的扶苏是泗水郡郡丞,果然礼见公子,行庙朝诸侯大礼,以身叩拜。
    难也。
    “张良先生。”
    “你等不远千里,从桑海之地前来泗水郡,又来到了沛县,想来……所为紧要之事!”
    “果然有扶苏可以助力的,尽可言语。”
    看着张良等人入座,旁侧便是有侍女进献茶水。
    扶苏随即好奇道。
    或许是因为处理政务的缘故,自己不太喜欢废话,说了一大堆,才到了正事上,太过了。
    咸阳之内,数年来,常有国府中人书写奏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可父皇阅览之后,一无所得。
    辞藻倒是挺华丽,却没有用处。
    父皇不喜,直接下令将那人调离原来之位,进入更能发挥其才学之所。
    说着,端过面前的茶盏,扫了在滚热之水沉浮的绿意毫叶,诚意落下。
    叔父当初在下相之死,送给自己一侧《行政真解》,其上有一句话,自己记得很清楚。
    而且,以前也听中央学宫的一些人说过。
    为上者,无论做事多么用心、细致、完美,都不可能面面俱到,总会有一些人反对。
    如此,该如何解决?
    很好办!
    那就让反对的人逐步减少,就算一直存在,只要他们人数不多,力量不强,也是无用。
    相应的,自己的朋友就多了,所能掌控的力量就多了。
    解决下相之地的杂乱之事,这个法子很好。
    是以,短短一年有余,便是将下相秩序重新梳理一番。
    诸子百家,儒家是特殊的。
    《韩非子》有语,儒以文乱法,其中之儒定然不包括伏念先生那样的人,定然不包括荀夫子那样的人。
    至于齐鲁三杰的另外二人?
    难说!
    今日,见到一位,扶苏很期待。
    “公子盛情,我等受宠若惊!”
    “实则,我等从桑海之地前来泗水,也无紧要之事。”
    “因数月之前儒家的一些动静,引得始皇帝陛下不悦,是以,掌门师兄有令,让在下前来泗水之地,于郡县内的儒家弟子教导一番。”
    “沛县为郡府,儒家弟子不少,便是前来。”
    “却……说来,在下还是第一次出小圣贤庄办理此事,该如何教导这里的儒家弟子,尚有忐忑。”
    “幸公子在此,我等当垂听!”
    将面前案上的茶盏微微移至跟前,张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