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秦时小说家 > 第二零一一章 通武侯(求票票)(1/2)

第二零一一章 通武侯(求票票)(1/2)

    “陛下最近的精气神好了不少!”
    兴乐宫内。
    一切如旧。
    始皇帝嬴政正在上首批阅政令文书,蒙毅在侧也在自己的位置上翻阅文书。
    见武真郡侯至,蒙毅起身一礼。
    随伺的宫人都远远静立着,未敢发出半点声响。
    对着蒙毅单手压下,周清拱手一礼,看向皇兄,微微一笑,多日之前的频阳之地,皇兄猛然间苍老不少。
    如今,略有恢复。
    是一个好事情。
    “逝者如斯,大秦还要继续向前!”
    “朕……可不能倒下!”
    嬴政将手中的毫笔停下,看向皇弟,也是笑语。
    武成侯王翦的事情,已然记在心中。
    果然一直沉浸其内,大秦诸般事如何?
    “如此,甚好!”
    周清更为欢喜。
    “武成侯王翦功劳颇大,一生为大秦铁血征战,朕……欲要大用之事,却有了这般事。”
    “朕……惋惜万分。”
    “郡侯,朕决意擢升王贲为通武侯,列彻侯之位,如何?”
    嬴政自案后起身,徐徐道。
    王翦……的功劳不小,尤其一生没有污点,更为国之柱石,更为大秦文武群臣之典范。
    更应该给于嘉奖。
    就是其人现在身死,荣耀何存?
    唯有落在王贲身上,落在王翦素喜的孙儿王离身上。
    “擢升王贲为通武侯?”
    “足矣!”
    “王贲有这个资历!”
    周清念叨一声,颔首道。
    彻侯之位,大秦二十等军功爵的最高等。
    王贲……有这个资格。
    “王离……,朕欲要将其调往王贲麾下,郡侯以为何?”
    王离!
    军中的表现很好,眼下已经是千夫长了,更进一步,便是军中的中层将领军将。
    作为将门出身,他有这个成就……嬴政很是欣慰,不出意外,将来王离也会成为军中柱石一般的人儿。
    是以,对于他接下来的安排,有些……迟疑。
    继续在蒙恬军中,其实也不错,再过数年,自己就要对北胡用兵,期时,立下功勋,也方便擢升。
    然……九原大营……是蒙恬一手训练的黄金火骑兵,若是王离在军中成长做大,那么,将来帝国军团隐约失衡。
    因为东郡之地,王贲正在执掌数十万大军,威势极重。
    军中一家独大?
    非所愿!
    若是调往王贲麾下,怕……又会令军中出现盘根错节的情况,东郡的军团……也不是自己所希望看到的。
    “王离!”
    “调往王贲麾下……是否有些历练不足?”
    周清缓缓道,于皇兄之言……有所思。
    不难理解深意。
    有些事情,未雨绸缪比较好。
    “嗯?”
    “郡侯以为王离应该继续在九原?”
    嬴政略有一丝讶然。
    “陛下可还记得玄清和陛下说过的一项军中军事之法。”
    “帝国之军分驻四方,却并不一定永远的驻扎四方,时不时调动一下,效果会更好。”
    “如今护国学宫那边走出的学员,不少都为军旅少壮,再过些年,就可承担大任了。”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士和将领,才是常法。”
    周清提及一件事。
    这件事以前和皇兄说过,就是……现在并未落下。
    为了防止军中出现尾大不掉的局面,这种方法还是不错的,前提是执行到位。
    如果执行不到位,再好的策略也无用。
    军将在一地,停留五年、十年就足够长了。
    就可以调往另外的地方,顺耳,将原先的一些人打散。
    如此,也能够预防一些事情。
    有备无患不是?
    就算是数千年后的岁月长河,也是如此。
    “郡侯之意,先将王离放在九原历练,将来落在东郡也不迟?”
    嬴政有所思。
    皇弟的确和自己说过这样的法子。
    每隔五年、十年将一处处驻军的将领相互调遣,如此,既可以防止一下做大之势,也能够令军将得到更好的锻炼。
    毕竟,如今帝国四大军团、诸多驻军所面临的情况都不一样,见识诸般才可以历练更多。
    “可以如此。”
    周清点点头。
    “郡侯所言有些道理。”
    “既如此,那就归于原位,仍为蒙恬调遣。”
    “近月来,蒙恬那边又传来消息,因武成侯之事,匈奴那边有些动静,想要南下,很是有些蠢蠢欲动。”
    “北胡!”
    “朕……早晚将其彻底灭掉,彻底了结北方胡族千百年之患!”
    嬴政踱步殿中。
    皇弟先前建言不错,那就采纳为好。
    而且皇弟所言的法子,接下来可以令国府落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