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秦时小说家 >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煌煌武真(求票票)(1/3)

第一千六百六十八章 煌煌武真(求票票)(1/3)

    “大王……应该倾向于廷尉府这一份吧!”
    难以抉择?
    以自己对王兄的了解,他不是这样的一个人,当年平嫪毐,罢吕不韦都是那般干脆利落。
    现在只会更加的出色。
    区区两份文书不算什么。
    道路在前,哪怕走错了,也会强行止住,果然走对了,再好不过。
    王兄对于吕不韦,并没有什么好感,少年登位,被吕不韦压制多年,还被称为仲父。
    从罢黜吕不韦的一道道政令开始,就决定了王兄不会理会吕不韦的道路。
    那么,现在的结果更清楚了。
    当然,还有岁月长河所为。
    都证明了这一点!
    “李斯之才……虽不若韩非先生,却比韩非先生更加的稳固。”
    “这一份文书……寡人很欣赏!”
    秦王政抬手屏退左右,指着王弟手中的廷尉府邸文书,颔首而应,自己倾向于那一份文书。
    “这上面所语……《定国图治十论》!”
    “颇有些商君《强秦九论》之风。”
    “典章礼仪!”
    “天下制式!”
    “诗书文教!”
    “诸夏要道!”
    “度量合一!”
    “整顿水利!”
    “边疆蛮夷!”
    “兵戈诸事!”
    “山东诸事!”
    “诸夏安定!”
    “举纲目张,李斯才略很不错,这十论算是将秦国百多年来的所得,汇合近年来所得,融会贯通而出!”
    “对比相邦的这一份文书,在天下制式、诗书文教这方面有些许诧异。”
    “中央学宫那里,还有关于分封以及郡县之论?”
    廷尉府邸!
    现在的分量很重,尤其秦廷之内,国府、廷尉府、国尉府堪为三驾马车。
    职位上,自然国府最高,然则,重要性上,另外两者丝毫不弱,算是对于国府强大的分割。
    诸夏将变,法治将变,变动的核心便是廷尉府邸,许多法令、法章律例都是从廷尉府邸审核颁下的。
    念叨着李斯那份文书中的纲目之论,周清为之赞赏。
    的确包揽眼下诸夏变革的所有。
    但是……相邦的这份文书也有,彼此差异也很明显。
    诸般种种,最为核心的当是天下制式。
    秦国现行所属掌控区域的制式乃是郡县一体,咸阳之内,三公九卿的初始形态。
    山东诸国则是承袭大周,国君在上,世家大族在侧,大夫、庶人一同治理的制式。
    多为一些分封!
    世家大族在诸侯国内有封地,在那些封地内,有着绝对的权力,就连国君都很难插手。
    那应该就是许多人关注的核心。
    也是许多山东诸国残余之人关注的核心!
    “裂土分封之弊!”
    “大周以来,很是明显。”
    “只是……武真侯也曾有言,天道之下,阴阳两面,从长远而观,不可说!”
    “大周因裂土分封太多诸侯国,方有战国乱世,兵戈乱世,果然再有裂土分封,寡人很不希望看到那个结果!”
    此间无外人,秦王政身躯一转,走向书架间的另一个通道,通道尽头,是一幅悬挂起来的舆图。
    诸夏舆图!
    不仅有着秦国之地,还有着山东诸国之地,就是山东诸国有些地方不是很详细罢了。
    现在那副舆图上,只有一个字!
    便是大秦的——秦!
    若是裂土分封,无疑要在舆图之上,多出几个字,大周以来的分封弊端,历历在目。
    却是王弟所言,也不无道理。
    分封制式……之所以存在,乃是有它固有的优点!
    郡县一体之所以数百年来也出现,也是因为它固有的优点。
    权衡之下……欲要兼得。
    儒家所言鱼和熊掌不可兼得。
    秦王政觉得并非不可兼得。
    “大周天下……之所以失去对于麾下诸侯国的强大统辖之力,乃是因为失却根基之地。”
    “如卫元君现在所在之封地!就算一百个,对于秦国也没有什么威胁。”
    “秦国欲求万世,须得将眼前的麻烦解决,果然郡县一体,那么……许多事情会隐藏的很深很深。”
    “而道家所为,欲要取之,必先予之。”
    “……。”
    周清近前一小步,缓缓道。
    声音越发之低缓,外人不可窥探。
    ……
    ……
    “大人,武真侯已经入咸阳宫了。”
    “此刻应该正在兴乐宫之内。”
    国府!
    乃是咸阳之内除却王城以外最为重要的地方,没有之一!
    无论是国尉府邸,还是廷尉府邸,都无法与之相比
    自灭楚之后,整个国府彻底热闹起来,无论是国府直属的各大行署,还是归于国府统辖的其余行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