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灭元1399 > 第18章 牡丹亭(1/2)

第18章 牡丹亭(1/2)

    这里偶尔的热闹,只属于卢岛主。如今,什么都没有。
    没有人,没有货物,也没有任何的危险。
    既然如此,甄鑫便开始放飞着自我。
    一会儿摘了几朵小花别在阿黎的鬓角上;一会儿又爬树上去找鸟窝;遇见一小片竹林,又兴高采烈地趴地上刨上数根竹笋。
    在甄鑫的怂恿之下,阿黎轻轻松松地射下了两只鹧鸪。
    两人便拎着两只鹧鸪,兜着一大把白蘑菇,踏着欢快的脚步往回而走。
    “我给你唱首歌吧?”
    “不听小蘑菇……”
    “不唱小蘑菇!来……”甄鑫开口便唱:
    “树上的鸟儿,成双对。
    绿水青山,带笑颜……
    从此不再受那奴役苦,
    夫妻双双把家还……”
    “你怎么又唱些奇奇怪怪的曲子!”
    这怎么又奇怪了?很正经的曲子好不好!
    “那,我换一支曲,这次不奇怪,你一定会喜欢的!。”
    阿黎不吭声。
    甄鑫就当她同意收听,说道:“此曲,名为‘蝶恋花’……”
    我就知道,肯定又是奇奇怪怪的曲子!阿黎斜了他一眼。
    甄鑫清咳两声,两手轻轻地打着节拍,开始唱道:
    “忙处抛人闲处住。
    百计思量,没人为欢处。
    白日消磨断肠句,世间只有情难诉。
    玉茗堂前朝复暮,红烛迎人,俊得江山助。
    但是相思莫相负,牡丹亭上三生路……”
    阿黎并不太清楚“蝶恋花”意味着什么,在曲子中既没听到蝶的飞舞,也没感觉到花的盛放,更没有那种奇奇怪怪的味道,心里微微有些失望。
    然而,一句缠缠绵绵的“但是相思莫相负”却让她从来平静无波的心里深处,莫名地荡出一丝涟漪。
    这种感觉,好奇怪……
    曲调悠扬,曲音绵绵延延,一如这林中曲折的小路。
    ……
    “这个曲子,讲的是个名为杜丽娘的故事……”
    唱过缠绵悱恻的标目序曲“蝶恋花”,一身蓝色长衫的甄鑫手持醒木,在身前桌上轻轻一拍,嗓音转为清脆。
    “这曲子,唱的是个名叫杜丽娘的女子。今日,小子在此,给各位……客官……”
    客官?这称呼既让人怀念,又觉着新鲜。
    桌前周围,或坐或蹲或站或杵的村民们,发出低低的窃笑。
    “给各位客官讲一段故事,故事名为‘牡丹亭还魂记’。”甄鑫朗声说道。
    “牡丹亭?有鬼的牡丹亭吗?”
    “甄公子真的会讲故事?是话本小说,还是杂剧?”
    “他刚才唱的那个曲子真好听,我还是喜欢听小公子唱曲……”
    观众低低的期待声中,也有人鄙夷道:“一个读书郎,却非要来说书唱曲?咱们这又不是勾栏瓦舍!”
    “行了!安静!”守着离甄鑫最近位置的俞婆婆大声吼道,脸上带上豪横的得意。
    甄鑫醒木又是一拍:“话说光宗年间,有个县官升授广东南雄府尹,姓杜名宝,字光辉,进士出身。夫人甄氏……”
    “呃,姓甄……不会是甄公子本家吧?”有听众发现了华点。
    纯属巧合啊……
    这届观众,有些不好带!
    甄鑫扫了一眼四周的观众,视线在边角处略微一滞。
    曾夫子独自坐在那,两眼微眯,似睡非睡。连一直陪着他的小六,也已悄摸摸地挤到了前排。
    “甄氏生有一女,年方十六,小字丽娘,生得美貌清秀,多情善感。”
    “试问哪个少女不怀春,想那丽娘天生丽质,正是情窦初开,心怀浪漫。又是无书不览,无史不通,琴棋书画,嘲风咏月,女工针指,皆是精晓……”
    阿黎面无表情地叉着胸,看着略显不自在的甄鑫,心里默默地念着:会读书,通琴棋书画,还得会女红。
    甄公子喜欢这样的女子?
    “为了能让女儿成为识书达理的女中楷模,杜太守为其聘请一位年过五十的黉门老儒,陈最良……”
    老儒,姓陈?
    几个目含深意的眼光,同时望向在场唯一坐在靠背椅的曾夫子身上。
    “你说书便说书,指桑骂槐的是什么意思?”有人怒道。
    我怎么就指桑骂槐了?
    甄鑫大汗,原文就是这样的好吧!
    “诸位客官,我说我的书,你们听个乐。切莫对号入座,如有雷同,纯属巧合啊……”
    “就是,甄公子说个书而矣,不要那么敏感好不好!”
    “天下老儒那么多,又不只有曾夫子一个!”
    “不听给老子滚蛋!十年了,这是第一次听人说书,想嘎嘎吱吱的滚回家去!”
    “肃静——”俞婆婆梗着脖子喊道。
    曾夫子轻抚胡须,面上闪过一丝暗红。
    并不是因为觉得甄公子想借说书讥讽自己,而是被人给关注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