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369章 热闹的195年(1/2)

第369章 热闹的195年(1/2)

    195年,北方战火纷飞,南方也不太平。
    首先就是朝廷任命的扬州刺史刘繇,和袁术反目了,虽然两人早晚都会干起来。
    当初,扬州刺史陈温死的时候,袁绍袁术都在抢扬州,朝廷方面派了避乱于淮浦的刘繇去当扬州刺史。
    可惜,袁绍在冀州,袁术在豫州,古时候很多事情就是这样,鞭长莫及,更何况刘繇这个扬州刺史的治所应该在寿春,现在却成了袁术的大本营。
    寿春他肯定是去不了了,于是在丹阳郡旁边的曲阿找到了新的治所,这还是吴景和孙贲迎到的曲阿。
    可见刘繇心里多多少少是有点憋屈的。
    现在朝廷没了,刘繇多多少少有点紧张,虽然他还有个汉室宗亲的名头,虽然他还有个在河间王手下干苦力的老哥,虽然他是青州名士……主打一个“根正苗红”!
    但是,鞭长莫及啊!
    恰在此时,孙家想利用和刘繇的友好行为,再一步步重新打造自己和世家大族间的关系,毕竟袁术的名声比较臭。
    而刘繇也看上孙氏军事实力,袁术又对刘繇的身份有些忌惮和束手束脚,因此对他们的眉来眼去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孙氏有贰心,刘繇有需求,双方一拍即合,达成合作。
    既然对付不了刘繇,那就剪除孙氏!
    你孙氏不是仗着有兵吗?
    既然孙贲、吴景你俩有自己的小算盘,那我就用孙策这个愣头青!
    庐江太守陆康、豫章太守周术、会稽太守王朗都倒向刘繇,尤其是庐江太守陆康,当初找他要三万斛军粮,他竟用一小儿哭穷来搪塞自己,当真不给面子。(陆绩怀橘)
    听说陆康在庐江内修战备,显然不想臣服自己。
    看着从丹阳狼狈逃回来的孙策,袁术以叔父的口气安抚道:“伯符切勿气馁,当振作起来,文台虽去,但孙家还需要你挑大梁!”
    孙策本想着大展宏图,没想到第一站就碰一鼻子灰,“将军!我…”
    “我袁术有你这样成器的孩子,死复何恨!”
    三言两语,袁术便拉近了自己与孙策的关系。
    “唉!”
    “叔父为何叹气?”
    “可恨庐江太守陆康,竟用一小儿侮辱我!”
    袁术把陆康派陆绩来寿春的经过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恰好孙策以前在舒县时曾去拜访过陆康,陆康看不起孙策,只让自己的主簿接待,自己不出来相见,为此,孙策也对陆康怀恨在心。
    两人一拍即合!
    袁术给人,孙策带兵,进攻庐江。
    “之前我错用陈纪,经常后悔自己用错人了。如果这次你能抓获陆康,庐江郡就真正属于你所有了。”
    这是袁术对孙策的承诺。
    <div class="contentadv">    之前也的确有许诺让孙策任九江太守,可是孙策丹阳募兵失败,此事便不提了。
    袁术将孙坚旧部数千人中的一千多人交还给孙策统领,并调动在丹阳那边的孙家军,合计五千人,攻打庐江。
    这是孙策的第一战!
    #
    孙策在庐江开战,打乱了孙贲、吴景在丹阳的计划。令他们不解的是孙策对他们的态度,丹阳募兵失败,只是一介白身,无尺寸之功,他凭什么让丹阳太守和都尉都要听他的意思?
    如今看来,这位怕是为了得到当初孙坚在袁术那的旧部,什么事都干得出来!
    孙策攻打庐江,惹恼了刘繇,陆康是士族自己人,是刘繇掌控扬州的关键,上一次孙坚不分黑白杀了荆州刺史王叡,你孙家又一次干这种事!
    他这边看到孙策已经对庐江动手后,发现自己辖区不远就是孙策的舅舅和堂兄,他担心起了自己的安全,于是趁着孙策夺了他们手中的兵,先动手将吴景和孙贲逼过了长江,占领了丹阳全郡。
    原本还在度蜜月期的刘、孙两家,快要结盟了,被孙策一杆子打翻。
    袁术三言两语,不费一兵一卒,瓦解了孙氏与刘繇的联盟,同时消耗孙氏手中兵权,在不当人这件事上,袁术玩得炉火纯青。
    #
    同样是在195年,三辅西南的益州发生一件大事,汉鲁恭王刘余之后,益州牧刘焉病逝。
    194年绵竹发生了大火,刘焉的城府被焚烧,所造车乘也被烧得一干二净,四周民房亦深受其害。因此,刘焉不得已迁州治到成都。不久便发背疮而死,结束了他的一生。
    益州顿时陷入一种近乎分裂的奇妙状态,若不是益州地形崎岖,刘寒真想立刻攻下益州,但不幸,只能将扣押在长安的刘诞、刘范送回去,可令人瞠目结舌的事情发生了,在南下途中,这两位公子——意外身亡!
    这益州一下子只剩下刘璋这个独苗!
    于是,益州豪强的首脑人物,如赵韪、王商等人联合起来,将温和懦弱,比较好控制的小儿子刘璋拥立为益州牧。
    刘焉的突然去世让益州的政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