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265章 清洗河东郡(1/2)

第265章 清洗河东郡(1/2)

    解良县衙。
    新任县令端坐在大堂,如今这位县令乃是当地士族、豪强共同推举的,本是县丞,上一任跟着牛辅跑了,董卓毕竟当过河东太守,在河东郡还是很有威望的,河间王杀来是不会放过上任县令的,他自己也知道不跑会死,所以一起跑到京兆去了。
    县令见关羽第一眼便感受到他身上那股只有武将才有的杀气,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感觉。
    “竟敢见令君不跪?跪下!”
    捕头见关羽如此傲慢不知礼数,正要命人将关羽拿下,县令开口道:“无妨,且让他先站着。”
    “啪!”
    惊堂木一拍,意味着审判开始。
    “堂下何人?!”
    “关羽。”
    “所犯何罪?”
    “早年杀了恶霸吕熊。”
    县令没想到关羽审都不用审便认罪了,“如此便好,”见关羽如此配合,继续开口道:“杀人偿命,你还有何话要说,不然本县就要宣判了。”
    “呵”关羽不慌不忙地看着众人,“董卓还是跑早了,这里还是不够干净。”
    牛辅从河东郡跑的时候很狼狈,所以河东郡并没有遭受很大的破坏,但这与刘寒的计划相违背。
    “大胆!竟敢直呼丞相名讳!”
    上面如何斗争,县令管不着,本着哪头不得罪的原则,该怎么叫就怎么叫,谁知道董卓会不会杀回来,即使不回来,派人来就弄死自己的能力还是有的。
    “丞相又如何?若非主公留情,某的大军此刻已经在长安城下了。”
    “嘶~~~”
    县令倒吸一口凉气,从关羽的话中他已经得到两条不得了的信息,第一,关羽已经认主,且他的主公是个实力强大的诸侯;第二,关羽杀人逃亡后从军了,并且在军中地位不低。
    “捕头怎么带来这么个瘟神?!”
    如今河东郡董卓大军全线撤离,而河间王麾下段颎这个杀神正在全面接手,关羽这时候回来显然是跟着段颎一起回来的,若他的主公是段颎还好说,若是那位.今日抓了关羽,县令都能料到自己结局,那位正愁没机会找解良士族、豪强事呢。
    县令正在思考,忽然有县吏来报,说河间王麾下两千人已经来到县衙了,让这里管事的的来。
    县令急忙出去接人,来人进来后,捕头便第一眼认出此人就是关羽的同伴。
    “末将周仓,拜见偏将军!”
    随行而来的军士也跟着跪下,“拜见偏将军!”
    在河间王军中,只有中郎将才有资格开始独领一军,关羽还差佐军中郎将这一步,不过他相信离那天不远了。
    “起来吧。”
    周仓起身,看着关羽手上的枷锁,“贵县,你们敢如此对待我大汉偏将军?!”
    说着便拔出锋利的宝剑放在县令脖子上。
    “臣臣实在不知啊!”
    <div class="contentadv">    “将军恕罪、将军恕罪啊!”
    堂上原本站着的众人都吓傻了,尤其是捕头,虽然不知道偏将军究竟是多大官,但绝对比县令大,没看见县令都跪下了吗?
    “将军.”
    关羽这才发话,“解良还不够干净,周仓,你知道该怎么办吧。”
    “末将遵命!”
    说着周仓便带着人做事去了。
    今天的解良,注定血雨腥风。
    关羽解开手铐,这才换上战甲,提起青龙偃月刀,“奉河间王命,前来接管河东解良,不从者,杀!”
    “喏!”
    #
    河东郡,除了解良,很多地方都发生着相似的事,对士族、豪强的大清洗。
    理由很简单:资助董贼、意图谋逆。
    不管你承不承认,董卓就是从河东出去的,却行如此悖逆之事,河东士族、豪强没一个脱得了干系,于是,不讲道理的杀戮、清洗轰轰烈烈地在这里展开,胆敢反抗只会死得更惨。
    闻喜裴氏很识相,没有过多抵抗,家产、土地、人口全部交出去了,家族中犯事子弟被抓捕,罪大恶极者诛杀,轻罪者发配北地,家族被拆得七零八落,世家大族,一夜灰飞烟灭。
    但他们能说什么呢?
    帮过董卓、帮过袁绍,下错了注,走错了桌,就要受罚。
    诚意不给够,河间王看都不看你一眼,百年后,闻喜裴氏就是史书上的一句话,就跟当初的安邑卫氏一样,“轻薄河间王妃,王怒,族灭”,轻飘飘的一句话,却是上下几百口性命,一人做错了,全族抵命。
    历史上的闻喜裴氏,自古为三晋望族,也是中国历史上声名显赫的名门巨族。据《裴氏世谱》统计,裴氏家族在历史上曾先后出过宰相59人,大将军59人,中书侍郎14人,尚书55人,侍郎44人,常侍11人,御史10人,节度使、观察使、防御使 25人,刺史211人,太守77人;封爵者公89人、侯33人、伯11人、子18人、男1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