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214章 三州动乱(1/2)

第214章 三州动乱(1/2)

    第214章 三州动乱
    “哈哈哈哈哈!汉军不过如此!”
    “就是!什么黄忠善战?那是没碰上我们!”
    “没错,连日大战,哪次汉军不是丢盔弃甲?”
    “要我说,黄忠就是被无能的鲜卑人吹起来的!”
    “……”
    连日来的胜利,让汉阳郡叛军首领彻底飘了,就连王国也开始瞧不起黄忠,认为他没胆,失败是早晚的事。
    “要我说啊,这几天再去挑战,若汉军不出,则当夜击鼓,让其夜不能寐,若汉军出寨迎战,那我们就大军掩杀,趁机夺营,一鼓作气击败黄忠!”
    “对!”
    “要我说,早该如此!”
    韩遂见众人对黄忠如此轻视,甚至酒泉太守黄衍、陇西太守李参都这样,不由得心底一凉。
    多年在凉州的生存经验告诉自己,黄忠绝没有那么简单。
    鲜卑人弱吗?
    檀石槐弱吗?
    弱就怪了!
    统合鲜卑诸部,手握十万大军,那可全是骑兵,被那位玩死了。
    “诸位,我也有一言,不知当讲不当讲。”
    “哦?文约兄请讲!”
    韩遂虽然不是最高首领,但没人敢小看他,干掉边章、北宫伯玉、李文侯的狠人。
    “剿灭黄忠要紧,大营也不可无人,若我等倾巢而出,傅南容(傅燮字)趁机偷袭该当如何?某的意思,当有一人紧守大寨,即使没有围剿成功,我们还能再战。”
    王国:“文约(韩遂字)老成之言,我赞同,但不知何人愿意”
    无人接话。
    现在,在羌族叛军眼中,黄忠就是块肥肉,他们随时可以吃下去,若有人选择紧守大寨,便意味着什么战利品都抢不到。
    要知道,黄忠所带的汉军虽然不强,但他们身上的制式装备让人眼馋得紧。
    “既然方案是某提出来的,那紧守大寨的人选某最合适。”
    韩遂知道无人愿意领这差事,很自然地将它领下来。
    “文约大义!”
    “是啊,仗义!”
    “有文约在,吾放心矣!”
    #
    冀县城头。
    傅燮等人每日都能收到黄忠战败的战报,脸上愁云密布。
    傅干恨恨地用手敲击了一下城墙,“黄忠浪得虚名,无胆鼠辈!连日大战损兵折将!”
    未来,很是悲观。
    只有傅燮隐隐察觉到不对劲,但他也不敢肯定。
    “传令城中军队,准备战斗。”
    “喏!”
    众将领命。
    既然黄忠靠不住,那只能靠自己!
    <div class="contentadv">    #
    凉州这边即将大战,并州、幽州也不安稳。
    至于幽州,幽州的东北方的四股乌桓势力:辽西郡乌桓大人丘力居、上谷郡乌桓大人难楼、辽东属国乌桓大人苏仆延、右北平郡乌桓大人乌延。
    (《三国志魏书三十乌丸&鲜卑东夷传》曰:汉末,辽西乌丸大人丘力居,众五干馀落,上谷乌丸大人难楼,众九干馀落,各称王,而辽东属国乌丸大人苏仆延,众干馀落,自称峭王,右北平乌丸大人乌延,众八百馀落,自称汗鲁王,皆有计策勇健。)
    上谷郡难楼被刘寒打残了,右北平乌延也被霍霍了一阵。
    碍于刘寒强势,张温平叛时从乌桓中调集了三千骑兵去支援西北,乌桓人不敢不答应。
    可乌桓人是出兵了,但是粮饷却被拖欠。
    本来乌桓对朝廷的认同感也没有那么强,于是就都跑回了幽州,不愿意给朝廷卖命。
    而张举和张纯同样是出于对朝廷的不满。
    在征调乌桓突骑的时候,前中山相张纯请求自己为将,率领这些骑兵,但是没有得到张温的同意,公孙瓒成为这些乌桓突骑的将领。
    张纯内心非常不满,凉州起义军无法平定,又出现“两头共身”的男婴。
    张纯认为这是王朝气数将尽,天下出现二主的现象。
    张纯的野心膨胀,于是与同郡人张举商议起兵,联合同样对朝廷感到不满的乌桓人,试图推翻政府的统治,自立为王。
    可现在的幽州,是刘寒的幽州。
    张纯、张举二人发动叛乱,虽有乌桓人相助,但还是被段颎第一时间察觉了。
    张举、张纯与乌桓大人丘力居等人进犯幽州广阳郡、右北平郡、辽东郡、辽西郡等地,杀死辽东太守阳终等人,一路焚烧城池、劫掠百姓,对幽州东北部造成了极大的破坏。
    此刻,段颎手中有着刘寒费劲两年心血打造的合成军团,严阵以待。这支合成军团的主将,便是徐晃。副将裴元绍。
    #
    探马来报。
    光和城以北出现少股鲜卑骑兵,看上去像是慕容部,朔方以北也有鲜卑骑兵身影,应该来自宇文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