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汉末三国之强汉皇权 > 第8章 大朝会(1/2)

第8章 大朝会(1/2)

    第8章 大朝会
    中水县侯近郊遇袭的消息不知是谁传出的,一夜之间传遍洛阳。
    各方大臣派人打听消息,得到的结果是刺客原本正在伏杀蔡邕,正巧被中水县侯遇到,而后被误伤,实属无妄之灾。
    今夜,终有几位大臣的书房一直亮着灯火,无法入眠。
    第二天一大早。
    大朝会。
    文武百官分列站于两侧。
    刘宏头戴冕旒,望着下面的臣工,看向张让。
    张让向前一步,“有事起奏,无事退朝!”
    静!
    第一次出奇的静。
    “哦?昨日朕的皇弟遇袭的消息,尔等竟不知?”
    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弦、屯骑校尉盖升、将作大匠阳球等人皆心中咯噔一声。
    来了!
    皇帝率先发难。
    “臣,死罪!”
    阳球率先从班列中站出来。
    “哦?卿有何罪?”
    “臣一时不察,门客于郊外误伤中水县侯,致使其坠马受惊,臣死罪!”
    呵!
    刘宏心底冷笑,好个一时不察,好个一推六二五,把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臣也有罪。”
    “臣,有罪。”
    “.”
    阳球带头,太尉张颢、光禄勋玮璋、长水校尉赵弦、屯骑校尉盖升等人也跟着一一站出来认罪。
    毕竟罪过不大,而且法不责众。
    看到眼前这一幕,刘宏眼底冷意更甚,
    既然如此,
    “尔等皆知罪?”
    “臣等知罪!”
    “大理寺。”
    “臣在。”
    大理寺卿崔烈从班列中走出。
    崔烈,字威考,冀州安平县(今河北安平县)人,名士,现任大理寺卿,掌司法。
    “暗害宗亲,何罪?”
    “依大汉律,诛九族,家产充公,妻女发卖为奴。”
    “既如此”
    刘宏准备对跪在地上的犯官裁决。
    “陛下!”
    这时,司徒袁滂从班列中站出。
    袁滂,字公熙,陈郡扶乐县人(陈郡袁氏),先祖袁良之孙,袁璋之子,蔡邕的舅舅,光和元年(178年),被任命为司徒。
    陈郡袁氏家世显赫,但其代表人物都崇尚清虚,克己奉公,不敛私财,没有什么大的雄心,没有过多地搀和各种政治势力斗争,与其他大家族没有产生冲突,使得从袁滂开始,家族成员连续13代能在各大朝代中出任重要职务,一直延续到唐朝,活跃政坛近600年。后世袁氏,主要出自陈郡袁氏。
    “哦?袁司徒有何话说?”
    “陛下,中水县侯遇刺如此大事大理寺还未详查,其中是否另有隐情,且此事涉及朝中诸多大臣,怎可草草定案?”
    这时,阳球也跟着说道:“陛下!臣冤枉!臣万万不敢行刺中水县侯!”
    其他重臣跟着喊冤,与之有关的朝臣也都站出来为其纷纷求情,请求宽大处理。
    朝堂顿时热闹起来!
    而身为皇帝的刘宏,此刻眼眸中流露出森森杀意,这就是士族!
    虽然跪在地上,但是他们心里明白,这么大一股力量,身为皇帝不可能将他们发落了。
    勾连串结,沆瀣一气,丝毫不把皇帝放在眼里!
    忽然,张让再刘宏耳边说道:“陛下,中水县侯殿外求见。”
    <div class="contentadv">    “皇弟?他来干什么?宣。”
    “喏!”
    “宣中水县侯刘寒觐见!”
    #
    刘寒首次来德阳殿,德阳殿南北宽七丈,东西长三十七点四丈,可容纳一万多人。只见台阶高二丈,花纹石作坛,白玉砌台阶,黄金铸成的柱子镂刻着三带缠绕的花纹,并套以橘红色,屋内的墙壁上画着优美的图案,红漆梁上镶嵌着青色翡翠,并引洛水注于殿下,实为壮观。
    “臣中水县侯刘寒,拜见陛下!”
    刘寒脸色苍白,但进殿后仍行大礼跪拜。
    “皇弟有伤在身,起来说话。”
    “谢陛下!”
    “皇弟来此所为何事?”
    “陛下,臣听闻今日大朝会所言与臣有关,特此前来。”
    “既然如此,皇弟有何话要讲?”
    “敢问这位大人.”
    刘寒看见站在旁边的大臣问道。
    “司徒,袁滂。”
    袁家?
    刘寒眼中,袁家可没一个好东西,篡汉者,袁也!
    “敢问司徒大人,本侯因流矢坠马受伤可是事实?”
    “然也。”
    “刺客就地授首,经查证乃是犯官门客,可是事实?”
    “然也。”
    “既如此,本侯为人证,尸首为物证,人证物证具在,事实清楚,条理清晰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