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八六章 施粥(1/3)

第七八六章 施粥(1/3)

    顾勃放眼望去,以营地为中心,到处都能够看到一簇簇流民。

    这些流民也在打量这群突然冒出来的军人。

    他们好奇这些军人怎么不来欺负他们一下。

    哪有不欺负百姓的军队。

    这非常不合理。

    不过他们现在靠近营地,是因为闻到了营地里食物的香味。

    只是他们虽然饥饿难耐却没有勇气虎口夺食。

    顾勃悠悠地叹了一口气。

    “小刘,你去找一个会说话的老乡,我来问几句话。”顾勃跟自己的警卫说道。

    很快警卫小刘就从流民群中带回了一个老头。

    说是老头,其实不过四五十岁,看起来已经是老的不行,腰都已经佝偻有九十度。

    “老乡,你好,我们是护卫军。”顾勃很客气地让那个老头坐下。

    老头似乎并不害怕,可能已经觉得自己快要饿死了吧,将死之人没什么好畏惧的。

    “啊,护卫军?是朝廷说的海……海……”老头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赶紧打住。

    “啊对,就是朝廷说的海匪。老乡,现在的鞑子朝廷就要完了,这天下都要是我华族的。在我华族,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

    “人人有田耕,人人有饭吃……”老人的嘴巴里面重复着顾勃的话,眼中却是一片茫然。

    很显然,老人不相信顾勃的话。

    “老人家,现在已经到了夏收的季节,你们为何不回乡呢?”顾勃问道。

    直隶这里有种植冬小麦的习惯,到了五月份应该到了收获的季节。

    “将军,您一路上来到京城,可曾看到有麦子?”

    是啊,顾勃确实没有看到麦子。

    他还记得自己去年到天津去营救林凤祥,那时候大概也是这个季节。

    田野中还能够看到一望无际的麦田。

    “唉啊,将军啊,俺们这里去年糟了灾,朝廷非但没有赈济,还继续征税,大家的种粮都被征收了。回去也是饿死,要是干脆就死在这京城外面,还有官府帮着收尸。”

    顾勃以前也做过流民,饿肚子的感觉他是清楚的。

    “唉,老乡,你给大家伙带句话,让他们向东边走,我们护卫军不会不管大家的,只不过我们的粮食大都放在东边的后方,你们都在京城边上,咱们不少接济,而且这里马上就要打仗了。”

    顾勃想要让老汉劝这些人暂时离开。

    这么多流民在城外,打仗的时候很容易被波及到。

    不过这位老汉摇了摇头:“小将军,不是俺们不想走,实在是走不动了,您也看到了,每天都有人饿死。大家已经没有一点力气了。”

    顾勃叹息一声。

    这个时候一名士兵给老汉端来了肉汤。

    护卫军的战士行军的时候通常都是吃压缩饼干,不过有条件的时候,他们也会煮一些肉汤或者是热水泡着吃。

    给老大爷的肉汤中已经泡上压缩饼干了,看起来就像是一碗胡辣汤。

    老人颤颤巍巍地端着碗,又生怕弄撒了,眼神中满是疑惑。

    “老乡,喝吧,我们携带的粮食不多,不过我马上将这里的情况报告给上

    面,你们回头尽量离城墙远一些,我们元首肯定会来救济你们的。”

    ……

    董良就是听了前线的报告,才带着物资来到京城外。

    远处高大的城墙依稀可见。

    已经是初夏,但是城外连一颗草都没有。

    刚刚长出来的嫩草都已经被饥民们抠出来吃掉了。

    “咱们这一仗就从赈济灾民开始,咱们给那些八旗贵族好好上一课,让他们看看,什么才是真正的王者之师。”董良撂下了一句话。

    于是京师外面出现了极为奇怪的一幕。

    在城头上的清军肉眼可见的距离内出现了一排排巨大的炉灶。

    护卫军搭起了棚子,然后在棚子底下支起大铁锅。

    火头军都给抽调出来了,不过人数还是不够,护卫军从流民中抽调了一些人,给他们吃了饱饭之后,让他们帮忙干活。

    一名帮忙的妇人看到护卫军战士准备将淘米的水给倒掉,连忙上前阻止:“军爷啊,这米不要淘洗了,一粒粒的,干净的很,倒掉怪可惜的,直接熬煮就行了。”

    妇人觉得将淘米水倒掉都是浪费粮食的可耻行为。

    “啊,大姐啊,煮饭不需要淘米吗?”士兵显然是习惯了淘米。

    “不用,不用,你看这淘米水都是白的,就这淘米水煮成的汤,俺们以前都能当饭吃。”妇人赶紧劝道,生怕士兵真的倒了。

    接下来就是烧火煮粥,柴火比较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