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六〇章 从不言败(1/3)

第七六〇章 从不言败(1/3)

    张金华在年前告别了已经怀孕的妻子,离开了顺丰大队,与同县的几个同志一起被送到了福州城中洲岛。

    在这里,他如愿以偿地进入了军校。

    只是他仅仅在军校中学习了三个月的时间就被抽调进了新兵训练营。

    不仅仅是他,与他同期的人都是被抽了出来。

    整个陆军学校都被抽空了。

    他成为了一名见习小队长。按道理,他要是能够圆满地完成军校学习的话,毕业的时候至少也是一个见习排长。

    但是现在只能做一名见习小队长。

    不过他手下的兵都是地方守备队出来的。

    他一个民兵中队长,现在能够去领导一个小队的守备队,似乎也算是对他的一众肯定。

    张金华再次发现一个问题,那就是他们这支队伍竟然还没有番号。

    他们胸口上的番号位置竟然是空的。

    不过训练相当的严格。他们使用的武器都是华族最新的。

    张金华的小队一共十个人,每人一把五四式步枪,其中两人还配备了散弹枪,张金华本人除了步枪之外,还有一把左轮手枪。

    越野跑的时候,每人除了后背上的行军包之外,还要在胸前挂十枚手榴弹。

    张金华在这里感受到了什么正规的军事训练。

    他呆在军校中的时间虽然不长,但是却极大地拓展了自己眼界。

    在福州的这段时间,他可以看到江北岸繁华的城南码头区,但是却从来没有去过。

    他们这支队伍的活动范围被严格限制在岛上。岛屿的四周都有士兵驻守,外人也不能随便到岛上来。

    元首似乎非常重视他们这支部队。副总司令康八爷亲自担任他们的总教官。

    元首也过来过好几次,有一次元首甚至与他们一起越野。

    这样紧张的训练又持续了几个月的时间。

    一直到天气变暖,他们都换上了春季作训服。

    他们的番号终于下来了。

    “北伐纵队。”

    多么特殊的一个名字啊!华族的各个纵队基本上都是以地区命名。

    唯独他们这个纵队,一听就知道要去干嘛的。

    然后他们就开始了离开前的准备工作。

    已经收起来的冬装又被要求取了出来。

    大家心里都清楚,他们要去干嘛。

    所有人都感到一种莫名的兴奋。

    他们之中除了军官,大部分人都是从各地的守备队和民兵中抽调上来。

    原本他们是没有机会参加这场具有历史意义的战争。

    但是现在,他们却成为了那个幸运儿。

    是的,幸运儿,所有人都觉得自己是幸运儿。

    似乎他们面对的不是什么困难,而是唾手可得的军功。

    此时张金华正站在甲板上呆呆地望着西边。

    听长官说现在船队正在通过长江口。

    算算日子,妻子的肚子应该已经显怀了吧。

    也许自己得胜归来的时候就会看到自己的儿子。

    以后就将自己的儿子取名叫张北伐。

    嗯,就这个名字。

    “张金华,怎么还在这吹风呢,是想家了吗?”中队训导员胡文英走了过来。

    了解每一名战士的心理状况,这是训导员的职责。

    “胡训导,我没有,只是想看看海,在船舱中憋的慌。”

    胡文英没有戳穿张金华的谎言。这位小队长是整个中队十个小队长中最成熟稳重的一个。

    而且在文化学习上也最有上进心。

    人家都是被逼着学习,但是张金华却是自己主动要学习。

    胡文英是专职训导员,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样好学的同志。

    “张队,你对这次北伐有没有什么想法?”胡文英问道。

    “想法?能有什么想法,自然是早点打完,元首指挥我们,除了胜利还能怎么样。”

    是啊,每个人都对董良充满了信心。

    董良指挥的战斗还从来没有失败过。他是当之无愧的常胜将军。

    “哈哈,你倒是信心满满。这次北伐,我们肯定要拿下京城,到时候你要监督好自己的队员,一定要注意纪律。京城是全国最大的城市。这里是满清的老巢。城内必然还有大量满清的铁杆。对于这些人的挑衅,我们要学会区分。有些人擅长玩弄无赖手段,通过挑起我们战士心中的怨气来毁了咱们的名声。你们是最最基层的指战员,不仅仅要以身作则,还要学会怎么开解手下的人。”

    训导员的话听起来有些啰嗦,但也是一片好心。

    张金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