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三六章 海外拓殖(1/3)

第七三六章 海外拓殖(1/3)

    接班人必竟要慢慢养成,慢慢长大。

    但是华族的治理现在就需要大量的人才。

    这些人就需要董良去发掘了。

    要吸收人才就要有包容心。唯才是举,不分贫贱甚至不分民族。

    既然建立华族,废除了狭隘的民族主义,那么就要有包容心。

    半岛、扶桑、安南、南掌这些传统的中华藩属国既然未来要纳入华族。

    那么华族就必须要接收对方的一部分精英人才。

    钟润一是最早投靠华族的扶桑人,也是混的最好的。

    现在就连幕府都要给钟润一几分面子。

    甚至有人说钟润一是幕府的太上皇。

    这让一部分扶桑人反感,尤其是那些有些民族主义思想的尊王攘夷派。

    但是也让一部分人羡慕。

    他们都想投到华族的麾下混上一官半职。

    在幕府,官职基本上都被贵族子弟垄断,普通的寒门很难出头。

    就算是成为藩士也很难被重用。

    还有一点,现在幕府底下的各个藩国腐化堕落。让很多有志之士根本不耻在幕府为官。

    蒸蒸日上,唯才是举的华族成为了他们的首选。

    在他们看来,华族无疑是比幕府更高层级的存在。

    总有一天,整个岛国都将并入华族,享受到天朝的荣光。

    钟润一是第一个成功的,但不是最后一个。

    西乡隆盛怀着朝拜的心情走下马车。

    他的前方就是元首府的大门。

    大门上面只有简单的一张门楣“元首府”。

    其他的东西很明显都是旧的。这样子甚至不如一些大名的府邸阔气,更不要说幕府了。

    不过西乡却没有一点轻视的心思。

    华族的务实作风是从上到下的,深入到每一个华族官员的骨髓之中。

    西乡也是华族的官员,虽然在最最偏远的关岛。

    但是他也知道这些。

    门口站岗的士兵穿着草绿色的军装。

    胸前的两排铜扣泛着金属光泽。

    头顶的大檐帽让士兵看起来更加的高大。

    这种装束是元首近卫军特有的。

    董良的身边一直有一支规模不大的亲卫队。外面的人称呼他们为元首近卫军。

    西乡理了一下自己的青色长衫,这是文官的装束,简单的青色,没有代表等级的补子。

    只有胸前的一枚红底黄龙徽章代表了他们官员的身份。

    这时候,一名工作人员从大门走了出来。

    将西乡带进大门,核对身份,安全检查,一套流程结束之后,他被带到了一间候见室中。

    这里已经有人在等待了。

    董良会挑选专门的时间来召见手下的人。

    今天是一场集中召见日。

    此时董良正在见闽华公司的大掌柜庞嘉嗣。

    庞嘉嗣之前只能算是福建一名普通的商人。

    但是他有魄力,有能力,敢于去投资。

    这个闽华公司的大掌柜,就是董良给他的回馈。

    闽华公司从成立到现在已经拥有数干万华元的资产。

    其业务究竟有多广,董良都不清楚。因此才会让庞嘉嗣来现场汇报。

    “元首,我们闽华公司按照您的要求现在尽可能的将资金投在农场和矿场建设上。我们在南洋投资的农场已经有五十多座,另外有上百处矿场。从国内招募的工人有数十万,另外还有十几万的扶桑和半岛劳工。”

    “今年夏天,我们第一批粮食就可以运送到国内来。”

    庞嘉嗣知道董良最关心的就是粮食安全问题。

    闽华公司作为华族国家控股的超大型公司,首先要为华族服务,其次才是赚钱。

    庞嘉嗣将这一点拎得非常清楚。

    虽然闽华公司有众多的投资者,庞嘉嗣自己也是股东之一,但是他知道自己应该听谁的。

    “庞掌柜,你放心,种田看似收益比较慢,不过这绝对是稳赚不赔的。那些土地以后也会越来越值钱。以后我们的技术进步了,南方将越加的适合人类生活。你想啊,人多了,土地的价值就要上涨,现在华族卖给闽华公司的土地可都是白菜价。”

    董良在给庞嘉嗣画一个大饼。要是别人画这个大饼,庞嘉嗣还要考虑一下。

    但是董良画的大饼,那肯定是货真价实,他是绝对相信的。

    “元首,粤华公司组织船队出海了,据说他们得到了整个巴布亚岛的开发权,董事会这边觉得我们闽华公司也不能落后。您看……”

    这组织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