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怒海覆清1852 > 第七一八章 扬州噩耗(1/3)

第七一八章 扬州噩耗(1/3)

    徐州战役还在继续,清军将近二十万大军围攻徐州。

    城内的守军只有不到两万人,加上民兵也不过五万人。

    但是清军在徐州城外丝毫没有占到便宜,他们甚至没有摸到徐州城墙。

    光是城外的那些碉堡就让清军寸步难行。

    护卫军采用碉堡和堑壕,点线结合的防守方式。

    这样的打法,清军从来没有遇到过。他们印象中的攻城战都是围绕着城墙进行的。

    为此咸丰皇帝掏出老底子,带出来大量的红衣大炮。

    这种老式滑膛炮,还是几百年前的技术,用来吓唬一下农民军还行。

    在护卫军面前,清军的炮兵阵地就是把子。

    因为护卫军的榴弹炮虽然口径小一点,但是射程却可以赶上清军的滑膛炮。

    使用了新式火药之后,威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语。

    袁卫按部就班地打掉清军的炮兵。

    接下来清军只能以自己的兵力优势去猛攻护卫军的阵地。

    但是在强大的火力面前,人数多只会产生更多的伤亡。

    护卫军的阵地前方到处都是清军的尸体,一层层堆叠起来,像是小山一般。面对这样的情景,谁还敢继续冲啊。

    这个时候清军的阵营中,哪怕是最强硬的主战派也要将嘴巴给闭上了。此时的徐州城就像是一只刺猬一般,根本就无从下手。

    济宁的皇帝行辕大营之中,清军的高层正在商讨战局。

    有人主张等到春汛之后,放水淹了徐州城。

    这种办法,在历史上,很多人用过。

    有人站出来反对说这样有伤天和。

    一名满洲将领说道:“城内全都是乱匪,各个都该死,淹了干干净净,伤什么天和。陛下就在这里,站在陛下一边的就是天和,站到对立面的就是违背天意。”

    那些汉官顿时哑口无言。

    等到众人离开之后,肃顺特意留了下来。

    他随军筹办粮草,刚刚秘密去办了一件差事。

    因为主管内务府,肃顺还是满清朝廷的特务头子。

    但是最近他却见了一个特殊的使者。这人竟然是杨秀清派来的。

    使节也许以前也是满清的官儿,知道官场上的规则。

    上来就送了八个米脂的小娘,外加五干两黄金的见面礼。

    又加上释放长安城满人的诚意。肃顺觉得这个事情可以报给咸丰听听。

    “肃顺啊,你能确定发匪说的都是真的?”咸丰皇帝没有别的顾虑,现在形势已经变成这个样子了,跟发匪合作也未为不可。

    “陛下啊,应该不会错的,发匪其实比咱们更恨海匪,那些海匪夺了他们南方的地盘,将他们赶到西北苦寒之地,杨逆心里肯定想要报复。当然,他们也有私心,只不过想要用朝廷的力量来削弱海匪的力量罢了。”

    肃顺总觉得这话说的有些别扭。这天下都是朝廷的,现在却要跟匪人合作。

    这件事情,谁也没办法担保,毕竟两者之间是生死大敌。

    要是清军借道南下,发匪突然发难截断清军的后路。到时候找谁去?

    “肃顺,除非让发匪将兵马完全从泗洲退走,然后派咱们的人去监视他们。”

    肃顺脸上露出了为难的神色,太平军主动愿意借道,皇帝却让他们让出地盘。

    肃顺觉得这样苛刻的条件太平军很难答应。

    但是他去找太平军的使者谈这件事情的时候,对方虽然面露难色,却最终答应下来了。

    正好在这个时候,清军在徐州城外寸步难进。

    皇帝原本指望打赢了之后回去过年。

    现在年都已经过了,除了打了几场败仗,什么都没有。

    这个时候要是咸丰灰溜溜地逃回去,京城的人会怎么看?也许这样他连自己的皇位都保不住。

    一个失败的皇帝,不配得到臣民的尊重。

    当得知太平军的承诺之后,咸丰当即拍板让都兴阿领兵五万南下。

    剩下的兵马,继续围着徐州城。

    几十万的兵马,一下子少了五万,其实很难发觉。

    因此这个时候,护卫军还被蒙在鼓子里。

    护卫军怎么也没有想到太平军会与清军合作。

    哪怕是护卫军有自己的情报系统,也无法做到无孔不入。

    更何况,在解放天京城的战斗中,华族放在太平军中的暗子大部分都暴露了。

    现在位于西北的太平帝国,暗部都还没有来得及渗透。

    战争中意外的发生,往往都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

    天长县,白塔河,这里是太平军与护卫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