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怒海覆清1852 > 第六五二章 扶桑彩面(1/3)

第六五二章 扶桑彩面(1/3)

    奕訢当着众人的面只能这么回答。

    实际上,西山的兵到底堪不堪用,他自己的心里也没有底。

    奕訢并不擅长练兵,他只是觉得洋人很厉害,那就找洋人来帮助自己练兵。

    他不像别的满人一般保守排外,奕訢的府上还聘用了一些洋人顾问。

    通过这些人,他认识到了外面的世界。

    也是从这些洋人的口中,他知道了这群海匪不简单。

    他们绝对不像朝中众人说的那般是一群乌合之众。

    这些人有自己的造反纲领,明白如何拉拢人心,还知道与洋人贸易的重要性。

    但是这些他都不能在朝堂上讲出来。

    “好,恭亲王带着新军与朕一同出战。”皇帝突然下令道。

    众人都看向奕訢,似乎带着嘲讽的意味。

    皇帝要御驾亲征,自然不会留下自己这位极具威胁的弟弟在京城的。

    新上任的户部尚书肃顺突然站出来说道:“陛下既然决定御驾亲征,臣等唯有誓死追随陛下。臣以为当以一路重兵守河南,然后以精锐之师攻打徐州。如今正值冬季,淮安向北的运河水位偏低,海匪所依赖的炮艇无法北上。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

    肃顺没有说拉拢哪一方的话。

    他认为只要全力进攻海匪,并且对太平军严防死守,那么杨秀清一定会趁机调头参与到对海匪的痛击当中。

    这个方案顿时得到了很多人的附和。

    咸丰也点头称善。

    于是属于满清朝廷的冬季攻势就这样定了下来。

    满清鞑子以前就喜欢在冬天进攻大明。

    因为冬天是他们最缺粮食的时候,攻进大明,他们能够吃饱肚子。

    而现在他们才是这个帝国的统治者。

    几十万大军出动,需要征用上百万的民夫修桥铺路,运送粮草。

    这些民夫还要自带口粮。一时间清军控制区的百姓哀声载道。

    徐州城,这座以天下古九州之一同名的城池,此时已经成为华族在北方的前哨。

    这座城池的东面和北面都是黄河,仿佛是将黄河当作了自己的护城河。

    不过这也导致了一个问题,那就是这里跟开封府一样,都特别容易被水淹。

    历史上的徐州府就被大水淹过多次,原本的旧城池一层层被压在地下。

    不断地叠加着徐州城的历史底蕴。

    城池上的硝烟似乎都还没有散去。

    南城的城墙上还有一个巨大的缺口,这是护卫军用炸药炸出来的。

    攻占徐州的战斗是由袁卫指挥。

    一开始,护卫军采用围城打援的办法,由江北纵队围城,然后教导总队在外围埋伏满清援军。

    这是教导总队第一次伏击清军骑兵。

    许树将伏击地点选在徐州西南面的鹰嘴山,这里是攻击南城护卫军的必经之路。

    他知道击败骑兵容易,要想全歼就难了。

    前来支援的是河北的一支绿营清军骑兵,总数三干人。

    等敌人进入山道之后,护卫军枪炮齐发,密集的火力顿时将这些清军骑兵给打懵了。

    落在后面的清军将领一看中了埋伏,急忙撤退。

    但是教导总队已经在后方的山道上设置了机枪阵地。

    等到清军骑兵蜂拥后撤至此,顿时被机枪的弹幕拦截。

    山坡上还有迫击炮向清军马队的纵深炮击。

    清军哪里见过这样的战术。

    前出无路,后退无门,一群骑兵最后被步兵全歼。

    此战的报告到了华族的总司令部,有些人甚至觉得,华族没有必要再搞什么骑兵了。

    有了机枪之后,骑兵不就是活靶子吗?

    但是这种观点被董良嗤之以鼻。

    骑兵的冲锋陷阵功能虽然减弱了,但是他们机动性依然比普通的步兵强。

    华族虽然弄出了柴油机、汽油机,但是想要实现步兵的摩托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这个时候就是造出汽车了,恶劣的道路条件也不允许其通行。

    正好冬季要到了,为了尽快结束战斗。袁卫采用地道爆破的办法,炸开了徐州城墙,然后再用火炮清理缺口,最后步兵杀入城内。

    此时城内还有两万清军。

    护卫军在城内与清军激战一昼夜。

    最后,教导总队,从北门杀入,最终才让这支清军投降。

    至此,整个江苏行省全部收复。

    以前满清的两江总督府、江苏巡抚衙门一帮官员,死的死、降的降。

    占领徐州之后,江北纵队接手这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