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怒海覆清1852 > 第四一五章 纷乱的局势(1/2)

第四一五章 纷乱的局势(1/2)

    董良这边在第一时间就接到了洋人进攻广州的消息。虽然早有预料,但是护卫军上下依然都震惊不已。

    我中华国土岂容洋人践踏。

    全军上下纷纷求战,群情激扬。

    董良更是在华族日报上刊登了一篇署名文章,披露了满清的卖国行径,洋人的狼子野心,号召华族上下团结一致,共克时艰,将广东从洋人手中解救出来。

    从闽省到东番岛,再到琉球,所有的人都行动了起来,工人们加班加点生产武器,商人们捐献物资,农民加紧生产,积极参加民兵训练。

    沿海的守备队和海上民兵开始加强巡查,严防洋人舰队的突袭,沿海的百姓演练紧急撤离。在洋人登陆的时候实行坚壁清野。

    这充分体现了华族做什么事情都料敌于先,做足预案的风格。

    战争的机器一旦启动,就很难停下来。

    紧接着一个更加劲爆的消息从广州传来,柏贵自封为两广总督,宣布“联夷剿匪”,更是下令两广各地城池为洋人开放,绿营兵马接受洋人指挥,这明眼人都看得出来,柏贵投靠了洋人。

    董良知道不能再等了,要是洋人控制广东的交通要道,那么护卫军再发动进攻难度就太大了。

    护卫军也发了一篇檄文,将广州的真相公之于众,柏贵投降洋人,成为洋人的傀儡,将两广拱手让给洋人。

    一下子全都乱套了,两广的地方官不知道该听谁的,但是朝廷的旨意以及叶名琛的命令没有下来,柏贵下达的这些命令明摆着是将地方守卫的权力完全交给洋人。

    不过还是有一部分人明白大义,没有执行柏贵的命令。

    护卫军的话,他们当然也不会听。

    这就是出现了一个奇怪的现象,护卫军杀来,广东的各个府县纷纷保持中立,他们不主动出击护卫军,柏贵的命令他们也不听。

    让他们投降,他们也不敢,大部分人都是异地为官,家属还在清军的控制之下。

    护卫军从分水关出发,五万大军浩浩荡荡,一路上基本上没有停下。

    清军的城池在护卫军的炮火之下,根本就坚持不了多久。两天时间,护卫军就占领了潮州,进入了惠州境内。

    从福建进攻广东,最方便的路线就是从东向西。

    这个时候广州的消息也传到了满清朝廷。咸丰皇帝当庭大骂柏贵卖国。

    但是现在的情况是柏贵名义上还是大清的官,广东在名义上还承认自己是大清的行省。

    咸丰只能让人八百里加急,令广西巡抚严守关防,不要让英国人进入。

    同时下令申斥柏贵,让柏贵与英国人谈判,务必让英国人撤兵。

    同时清廷还让驻扎在赣州的兵马紧急南下韶州,并且带了密旨,先稳住韶州,挡住英军北上的道路。

    此时满清朝廷也不敢过分刺激柏贵,万一这家伙要是脑袋一热在广东自立,那就成了笑话。

    柏贵毕竟是个满人,要是连满人都开始造反,那么全天下的汉人会怎么想。

    现在广东的情况大大超出了董良的预料,他没有想到英国人能够做到这一步,同时在心中大骂柏贵太没有骨气了。

    占领潮州之后护卫军兵分两路,一路沿着程乡、长乐、龙川、河源直插东江的上游,是为北路军。

    一路沿着普宁、海丰、归善,直插惠州府。

    北路军由赵烈文指挥,南路军由董良亲自指挥。

    大军一路推进都非常顺利,沿途的清军州县抵抗消极,根本就无法抵挡护卫军的全力进攻。

    然而在惠州城外,护卫军遇到了自己真正的敌人。

    惠州城上,柏贵跟在包令的身后亦步亦趋,他的后背弯曲,细长的辫子拖在脑袋后,奴才相十足。

    格兰特对这个清国官员非常的厌恶,此人的形象让他想起了老鼠,他最讨厌死耗子。

    “包令先生,这里是一处非常好的决战之地,我们的潜水炮艇可以从河面上支援战斗,城外的陆地呈现鱼嘴状,两侧都被江水包裹,只有一面可以进攻。”格兰特将军指着城北的空地介绍道。

    “是的,这个护卫军也是我们这次的主要作战目标之一,在这里碰到了,刚好能够一劳永逸。”包令说道。

    这次的远征军原本就是为了惩罚华族。只是因为当前清国南方的形势,临时改变了主意,先拿下广东,再北上与华族作战。

    现在好了,华族自己打来了。

    另外一边,华族的南北两路大军在惠州北部的象头山东麓汇师。

    好在英军的炮艇并没有能力继续向上游开进,因为这里的河道深度不够。

    “元首,这些英国人这次竟然跑到咱们的国土上作战了,一定要让他们吃不了兜着走,想来就来,当我华夏无人吗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