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重生三国 > 第二百二十一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1/2)

第二百二十一章 城头变幻大王旗(1/2)

    恋上你看书网

    转眼间,三月到了。

    一年十二个月,却没有一个比得上三月,它的美好历代已经有无数文人骚客歌颂了。

    站在蓟县城上头上的朱广,这时也想赞美它两句。但想来想去,也只有冬去春来,万物复苏,放眼望去,绿油油一片之类。学理科的孩子伤不起啊……

    但这并不妨碍他愉悦的心情。

    朱广这人有个优点,那就是他大多数时候都是真诚的。虽说看到蓟城被他的军队打得惨不忍睹,城中百姓也遭受了极大了损失时,他确实也感到难过。但胜利的喜悦,也是客观存在的。

    就如田子泰在难楼的营地里说的那样,尽管他一直在提醒部下们“六天”,但连他自己也没有十足的把握。因此,现在他倒是有些认同“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这句话。

    据探,逃出生天的公孙瓒果真就在隔壁的渔阳集结部队,准备反扑。他以为幽州军很快就会卷土重来,可直到今天也只是光听打雷,不见下雨。

    部下有人认为这是白马将军怕了,但朱广不以为然。公孙瓒那么骄傲的人,岂能因为一时挫败而丧失勇气?他一定有其他考虑。

    “主公。”贾诩出现在他身后。

    朱三回头看了一眼,笑道:“县长都跑了,但地方上头面人物态度暧昧?”

    贾诩有些意外:“早在主公意料之中?”

    “那倒不是,我不过是刚才听到先生在城下跟公明说起。”

    贾文和狐疑地一瞥,这么远的距离你都听到了?看来以后千万别在主公背后说闲话,指不定什么时候就被听去了。刚想到这里,朱广又道:“先生不用担心,我这双耳朵只听该听的。”

    一怔之后,不禁莞尔。这年轻的主公不说别的,只要你摆对位置,相处起来还是很愉快的。

    “主公,蓟城已下,接下来应该怎么办?”

    “这正是我要请教先生的。”朱广收起笑容。“公孙瓒的损失不可谓不小,但他还有反扑的力量。眼下按兵不动,应该是在等我退兵。”

    “除此之外,没有别的解释了。”贾诩表示赞同。“所以接下来主公应该考虑的,就是我军南撤以后,幽州会是什么局面。”

    朱广在城头上一拍,转过身来:“我这倒是想过了。只要冀州军一撤,公孙瓒就会卷土重来。这也是为什么安次、军都、昌平这些县的人态度暧昧的根本原因。此时若表态追随我,公孙瓒回来以后不会放过他们。”

    “主公可有考虑?”

    “乌丸人。”朱广不假思索。“乌丸畏公孙瓒如虎,但畏惧往往伴随着忿愤。只要给他们一个机会,白马将军就再也不会有太平日子。”

    贾诩是西凉人,对幽州的情况不是很熟悉。但乌丸人他却是有一定了解的,当初为了防止乌丸坐大,汉廷采取了一系列分化的措施,直接的后果就是现在乌丸各部之间互不统属,各自为政。公孙瓒虽然遭受了较大的损失,可虎死架不倒,乌丸人能压得住么?

    思前想后,他提出了一个建议:“主公,将吴校尉留下如何?”

    “吴式?”

    “嗯,吴校尉是在鲜卑人中长大的,精通胡语,又晓胡情,有利于跟乌丸人乃至鲜卑人打交道。留他在幽州坐镇,统一协调各方行动,应该足够让公孙瓒头疼的。”

    朱广琢磨一阵,确实有理。吴式是最早追随自己的小伙伴,四大校尉之一,此前虽然没有独挡一面的经验,但这家伙脑子还算活,跟乌丸人也打过不少交道。

    正考虑时,已听到脚步声响。

    张郃几个大步窜上城来报道:“将军,吴校尉和田从事回来了。”

    朱广一句“说曹操就到”差点脱口,忙问道:“到哪了?”

    “正从昌平南来。据称,上谷乌丸大人难楼,派遣广阳人阎柔带领三千胡骑相随。”

    一听这话,朱广貌似得意地看向贾诩。如何?我就说田子泰是纸糊的灯笼一点就亮吧?一旦得知我军拿下了蓟城,他知道该怎么做。

    当下,几人下了城去,到幽州牧幕府中坐下喝口水,说些闲话,又一阵,田畴等人便到了。

    见了面,少不得回顾一下拿下蓟城的经过,田吴二人又向朱广汇报了此去上谷的诸般事宜。

    最后,一直干等着插不上话的阎柔才来到朱广面前,大礼参上。

    “哎,老朋友了,何必多礼?”朱三爽朗地笑了起来。

    一句“老朋友”顿时让阎柔如沐春风。那年在弹汗山相见时,他得知此人是幽州一个从事,千军之中救出鲜卑王,又因为他是并州狼的首领,所以高看一眼。

    但这个“高看”是有限的,只当朱广是个骁勇之辈。

    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阎柔刮目相看。就不说其他的,时隔数载,再次见到朱广,人家已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