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重生三国 > 第二百零四章 抉择(续)(1/2)

第二百零四章 抉择(续)(1/2)

    恋上你看书网

    许都

    自从天子移驾许县以后,忙,成为这个大汉陪都的主调。

    官府征发了数以万计的民夫修筑皇宫,扩建城池,而当初参加西征的那支庞大的军队已经奉命在许都周边屯田垦荒。豫州,作为黄巾之乱的重灾区,此时颇有欣欣向荣之势。当然,这一切都以荆、徐、扬诸州雄厚的财力作为后盾。

    太傅袁隗官邸

    十数名朝廷大臣三五成群聚首一处,小声讨论着什么,从他们的表情来看,应该不是小事。

    而另有数人立在台阶之上,从始至今不发一语,甚至连眼神交流也没有。而这,正是大佬应该有的作派,因为他们都是“三公”级别的官员。让人意外的是,早前已经被免官的黄琬居然也在。

    底下突然喧哗起来,黄琬扭过头去,便看到了侍中程笙。而对方似乎也正寻找着他,目光触及以后,程侍中很快撇过大臣,径直踏上台阶来。

    “黄司徒。”

    “程侍中。”

    两人见礼之后,程竽朝那扇紧闭的房门望了一眼,站到了黄琬身边,轻声问道:“如何?”

    黄琬举目向天,见日已近午,叹道:“小半个时辰了,没见有医者出入。”

    程竽猛一侧首,仿佛是在确认这个讯息,但话从黄司徒口中说出来,岂能有假?难道,已经到了“药石弗效”的地步?

    犹豫再三,问道:“那是不是应该考虑请天子亲临探视?”

    黄司徒斜眼一瞄:“太后的意思?”

    程笙未及回答,便已听见开门声。下面窃窃私语的朝臣们立即消停了。

    门开处,大司马骠骑将军袁绍缓步而出,他对面这些大臣在洛阳时几乎都是他的前辈长官,但此时无论是谁,一旦触及他的目光,都会不自然地低下头去。

    发现程笙也在,袁本初有些意外,按剑上前,离着一步才停下。看着黄司徒的脑门一阵,徐徐揖起手来:“侍中此来,莫非是太后有何示下?”

    程笙赶紧还礼:“太后天子忧心太傅病情,特遣下官来探视,不知太傅他……”

    没等说完,袁绍已经接了过去:“劳太后陛下担忧,实不应该。太傅的病情,还是老样子,没见什么起色。”

    语至此处,眼角余光瞥见几人匆匆而来,一踏进门槛就停住了脚步。遂作个四方揖,朗声道:“多承诸公挂怀,太傅精力不济,不便见客,诸公请回吧。”

    他既下了逐客令,众臣还有什么好说的?连客套话也免了,纷纷告辞而去。

    许攸低着头跟那儿作了半天揖,直到送走黄琬之后才快步迎上。正要开口,却见袁绍还盯着门口,面上阴晴不定,握着剑柄那手紧了又松,松了又紧。

    “看来,太后很‘关心’呐。”许攸一捋八字胡,冷笑出声。

    沉重地舒出一口气,袁绍心中隐隐不安。叔父已经汤水不进,口不能言,说不得,也就是这几天了……

    “有事?”

    “这里恐怕不是说话的地方。”

    “嗯?”袁绍听出些弦外之音来,审视小伙伴时,只见许子远眉头一挑,示意确有大事发生。再看隔着一步台阶的两位河北名士,也都是一脸严肃。

    遂不敢掉以轻心,当即离开了袁隗官邸,投自己的“骠骑将军府”而去。

    回到府上,也没有召集全部幕僚,甚至没往正堂上坐,只到平日里与心腹议事的小阁中,解剑坐定以后,抬头问道:“子远,到底出了什么事?”说话间,他又注意到一个生面孔。

    许攸摒退了所有仆从,关闭门窗之后才坐下,未语先叹。

    袁绍一向最烦他这股劲,眉一皱:“直说。”

    “我们都小看了朱广。”许子远笑道。

    袁绍初时露出疑惑的神情,随即面上一沉,脱口问道:“朱广?怎么,他难道真的挥师东进?”

    去年的时候公孙瓒抄略冀州边郡,朱广一直在向许都朝廷申诉,韩馥后来带了话,说朱广有威胁进攻青州的意思。所以袁绍现在有这一问。

    “不是东进,是北上。”

    “北上?进攻幽州?”袁绍大感意外!追问道“消息确实否?”

    许攸没有回答,示意那“生面孔”,后者上前见礼,禀报道:“千万真确!此刻朱广想必已与公孙瓒接战!”

    袁绍还有些不信:“怎么可能?我记得,本月十六是他成婚的日子吧?那个谁,还代表朝廷前去祝贺。”

    “刘备。”

    “对,就是他!当时也未见异常,怎么突然就挥师北上了?”

    “回大司马,朱广在成婚的同时,甚至之前就已经开始调兵遣将。所谓娶亲,不过是为了掩人耳目。据信,本月十七,朱广就已经离开了邺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