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重生三国 >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匈奴(1/4)

第一百四十七章 南匈奴(1/4)

    恋上你看书网

    老实说,朱广虽然谈不上身经百战,但自穿越以来,出生入死也不是一回两回了。在鲜卑中部营地时,还差点丢了性命。但没有哪一次,像现在这样,心头没着没落的。

    在邺城商议进军路线时,就考虑有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从河东进关中,诚然距离最近。但是也有一个隐患,那就是有可能会遭遇白波贼。

    因为这个问题,当时大将军刘虞其实是很犹豫的。但他坚持这条进军路线,白波贼虽然号称十万之众,但他这回带了三万步骑,预想,贼人见了只会避而远之,不会来自寻晦气。可现在这是打脸的节奏么?

    徐晃说有大片骑兵,白波贼已经强大到这种地步了?

    杨奉向自己坦承过,白波军是有十来万人,但那还包括家属,真正能扛起刀来作战的也就两三万人。那现在是什么情况?张飞燕来了?要报范阳之仇?

    在出城的路上,朱广一直琢磨这些问题。

    “将军你看!”

    前方旷野中,吴式率领的先头部队已经停下来,近千骑摆开进攻阵形,随时都有可能大打出手。当朱广上前一望,顿时愣了。吴式看来也是遭遇对方的先头部队,但是,怎么就百十骑?

    贾诩勒住马看了片刻,朱广侧过头想问他时,正瞧见自己长史脸上阴晴不定。心头一跳,疾声问道:“先生,怎么了?”

    贾文和一时不答,又仔细看了一阵,甚至东张西望好似在寻找着什么。许久才问道:“将军认为他们是什么人?”

    “反正不是汉人。”

    没瞧见么,穿皮袍,戴尖尖的毛帽,极少有铠甲,人手一张弓。虽然兵力悬殊,但对方并不畏惧,正驻马观望。如果这里不是河东,朱三几乎要认为碰到鲜卑人了。

    一个念头在脑海中闪过,妈的,难道是西凉羌兵?

    “是匈奴人。”贾诩这句话让朱广沉默了,这大概算是最坏的情况了吧?

    打从秦朝开始,匈奴人就一直威胁着中国,经过汉初的屈辱和亲以后,一代雄主汉武帝倾举国之力,打了几十年,总算是扬眉吐气。但匈奴人并没有因此消亡,公元四十八年,也就是东汉光武帝建武二十四年。

    匈奴分裂为南北两部,北匈奴一直被揍,在东方混不下去,逃窜到西方,摇身一变又成大爷,将当时的西方诸国虐出翔,成就了“上帝之鞭”的威名。

    而南匈奴从此归附汉朝,为大汉戍边。朱广在云中时就知道,在他家下去不远的西河郡,就有南匈奴的单于庭。在洛阳时,他又得知,匈奴“屠各部”反叛,杀了并州刺史张懿,丁原这才接的任。

    也就是说,他现在碰到南匈奴了……

    “打?”深深吸了一口气,朱广吐出这个字。

    “不!”贾诩断然摇头。“这是匈奴的射雕手,将军看他们的帽子,上头都有雕毛。”

    “我不管他插了几根**毛,也不管他是南匈奴北匈奴,既然上前递了招,我就只能接着,没有退路。”

    贾诩似乎没听到他的话,喃喃地念道:“这应该是匈奴右贤王的部队,没错,八成是……”

    “那又怎样?”

    “将军,请引军暂退。”

    “什么?”

    “对方如果来意不善,企图奔袭,那早就直接扑过来了,何必留下主力,只派斥候前探?匈奴右贤王估计是以为将军是来证讨他的,只要我军暂退,匈奴人必不进击。”

    “你怎么知道?”

    “眼下,惊疑的是对方。而且,说不定得知是将军你的部队,匈奴还会撤退呢。”贾诩说得很有信心。

    朱广可不敢托这个大,你说要是鲜卑人,报一下自己并州狼的名号,或许有那么丁点用,匈奴人哪知道我是谁?说不定不报字号挨一下,报了挨两下。

    可贾诩催得急,又一副底气十足的模样,朱广知道他一定是有什么计划,思之再三,下令暂退。反正,后头已经开始布阵了,匈奴人要是撞上来,非磕掉大板牙不可。你快马弯刀,敌得过我箭如雨下么?我可有千张强弩等着!

    这头朱广带队往安邑县城撤,还没到呢,探马来报,说插**毛的射雕手们回去了,匈奴人的主力停在四十里外,不见准备进攻的迹象。

    朱将军还是不敢大意,仍旧命令骑兵部队保持高度戒备。

    回去时,城里居然没有出现想像中的鸡飞狗跳,安邑的百姓已经习惯了战乱,该躲就躲,该藏就藏,实在大祸临头,也只能叹自己命不好,生在这乱世之中……

    返回太守衙署,朱广上堂时把头盔往亲兵处一扔:“说吧,先生有何良策?”

    随后进来的贾诩,黑中泛黄的脸上却是一片笑意:“容下官问一句,将军知道匈奴右贤王差点和将军并肩作战么?”

    “嗯?有这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