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重生三国 >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徐晃(1/2)

第一百三十三章 徐晃(1/2)

    恋上你看书网

    正想着回县城,便望见打西面过来一支马队。

    陈忠职责所在,当时就变了脸色,杨奉居然带了数十骑!他想干什么?

    等奔到长亭外,杨奉一见朱广只带了两人,而且还有一个是病号,脸上一热,暗呼惭愧。“各带数人”是他上午亲口说的,但一想到要面对的人是朱广,他还是不得不加倍小心。

    其实,等他后撤安顿下来以后,将事情一说,部将们都不同意他去。朱广是什么人?他不止是朝廷的北中郎将,还是那个在范阳城头杀人如麻的屠夫,他能安什么好心?

    但杨奉思之再三,还是决定来一趟。不为其他,只因为,如果换了旁人,作为朝廷官员,一定会对被一个匪首放了一马的事情讳莫如深,但朱中郎能坦然处之,这个人,至少可以说光明磊落。

    下马之后,快步上前,边走边揖手:“军中有些事情耽搁了,万乞中郎恕罪。”

    朱广毕竟是朝廷任命,不,皇帝亲自任命的北中郎将,不说抖官威,必要的威仪还是应该有。因此就立在亭中不动。

    杨奉到他面前,膝盖一弯,就作势欲跪。

    而朱中郎恰到好处地托住他:“不必如此。”望了一眼亭长数十骑,复笑道“你这是想谋我啊。”

    “哈哈。”杨奉大笑。“说句难听的,真要动起手来,就我这些人,不够中郎你砍的。”语毕,回首道:“还不快来拜见朱中郎?”

    他的护从卫士们这才下马,有人屈膝,有人作揖,乱七八糟的。

    “免了吧。”朱广大手一挥。随即拉了杨奉,一指那摊在亭中石台上的酒菜“行军在外,只能将就了。”

    两人落座之后,贾诩就立在朱广身后。杨奉见状,回了一个头,立马就有一部将阔步而入。

    朱广也不在意,亲自替对方满上一盏:“来吧,算起来,也有三四年没见了。”

    “是啊,谁能想到会在这河内与中郎再见?”杨奉打着哈哈。

    酒甘醇,菜也美味,朱中郎殷勤相劝。杨奉心里揣着事,再醇的酒也如同淡水,再好吃的菜也味如嚼蜡。

    “中郎今日不会只是与我叙旧吧?”当朱广又一次要替对方添酒时,杨奉挡住了盏口。

    朱三素来不喜欢拐弯抹角,但这一回,他却没有开门见山。自斟一盏,抿了一口,问道:“你有什么打算?”

    “嗯?中郎此话何意?”

    “我是指,长远的打算。”

    杨奉一时不语。这落草为寇的人,大多都是没有了活路,被逼造反。抢一点是一点,活一天是一天,谁会有什么长远的打算?难不成当反贼还要弄个人生规划?

    史书总记载那些大人物“少有大志”“以天下为己任”,其实不过是穿凿附会。汉朝最牛的大司马大将军卫青,原本只是个骑奴,他的愿望就是“少挨打”,怎么可能想到自己后来会成为一代名将,汉军统帅?

    说近一点,曹操。没错,他现在可能有些什么想法的,但你能说他跟袁绍抢人家新娘的时候就立志我以后要作个奸雄?

    朱广见他不语,又问道:“自黄巾乱起,四海纷扰,正所谓群雄并起之时。黑山军白波军趁势而起,幽并震动,我听说你们白波军号称拥众十万,怎样,有与天下英雄一争长短的想法么?”

    杨奉自己拿过酒坛,倒了一盏,满饮后,笑得有些勉强:“中郎,我不过是个匪首。若非当年那点渊源,我怎么可能跟你坐在一起吃酒?中郎的话,我,听得有些迷糊。”

    朱广摇摇头:“你不必自谦。当日在范阳城头,你没有对我下手,我就知道你是有想法的人。匪首?你说,这世上有人一生下来就立志要当匪么?”

    杨奉一怔:“谁会有这样的志向?”

    朱广缓缓点头,恰逢一阵秋风刮过,他侧首朝外眺望,当时正值十月深秋,草木凋敝,万物萧索。

    “人活一世,草木一秋,我相信这世上大多数人,都知道吃饭是为了活着,但未必每个人都明白,活着不是为了吃饭。”

    这话杨奉却不敢苟同了:“中郎,你是堂堂北中郎将,吃的是朝廷俸禄,自然可以这么说。但我们这些人,绝大多数是被逼得没有了活路。所以,我们活着,就是为了吃饭。”

    朱广缓缓点头,站起身来,踱至亭边,若有所思。

    此时,那杨奉部将上得前来,在他耳朵轻声说着什么。朱广的目光从那布满沧桑的脸一直落到紧握刀柄的右手上。

    “你这部将怕是有些手段。”

    “何以见得?”

    “习武之人,手上有些老茧不稀罕。但我还没有见过谁虎口都有这么厚的茧皮。这怕是多少年未曾懈怠的缘故吧?”

    杨奉笑笑,对那部将道:“公明,朱中郎问你话呢。”

    那贼将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