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我姓王,我的邻居武大郎 > 第580章 乃蛮故土的地盘之争(1/3)

第580章 乃蛮故土的地盘之争(1/3)

    燕京城中,几乎人人脸上都挂着浓烈的笑容。筽</span>
    自大燕开国以来,皇帝带给天下人的惊喜是一个接着一个。
    首先是击溃和完胜金人,粉碎了金国两次战略性侵略,避免了灭国之危。
    其次是出奇兵光复雁北地区,实现了洗雪百年耻辱的第一步。
    紧接着在武川之野,击溃蒙古各部联军,随后远征漠南蒙古,收复乞彦部和孛儿只斤部。
    又突袭塔塔尔部,掳掠塔塔尔公主休澜来归。
    整个漠南蒙古臣服大燕。
    又半年,与金国皇帝达成默契,发动了燕云战役。筽</span>
    经数次大战,彻底收复了燕云十六州,百年国耻得以洗雪!
    终宋一朝,历代皇帝都没有做到的事,王霖做到了。
    大燕边境往北直扩,与金国对垒在燕京之北。
    真正兑现了皇帝天子守国门,君王死社稷的慷慨誓言。
    本来天下人以为大燕至少要迎来十年的和平发展期。
    谁知皇帝又秘密发动了南征大理战争。
    不多时,燕军平定大理全境,改大理王国为大燕云南行省。筽</span>
    顺势又将万象王国纳入大燕管辖,西南各国皆归顺朝廷。
    这还不算什么。
    皇帝在班师还朝过程中,又亲自率军于西夏边境击溃来犯之蒙古乃蛮铁骑数万。
    如今更是以各部联军,直接将乃蛮灭族了。
    这意味着大燕实质性控制的疆土陡然扩张,辐射整个西域和漠南、漠北地区,从王霖篡宋开始计算,现在大燕的疆土扩张了何止一倍?
    皇帝的威望,朝廷的威信,在历次大捷中不断暴涨。
    没有人说皇帝穷兵黩武,说的只是皇帝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天神下凡,拯救苍生社稷来的。筽</span>
    而与此同时,大燕上下对于开疆辟土的愿望之浓,举国为战的氛围之厚,也远超历朝历代。
    这是民间的热议,焦点一般集中于皇帝身上。
    提及皇帝王霖,百姓敬畏如神。
    但在朝中,在今日的朝会上,满朝文武又展开了激烈的纷争。
    议题便是乃蛮故土的归属。
    说白了吧,就是乃蛮人原来地盘现在归谁。
    原来皇帝给的承诺是,灭乃蛮之后,各家瓜分乃蛮的地盘。筽</span>
    高昌分一部,契丹余部占一部,然后划出一部给予塔塔尔部蒙古立足。
    原本朝中众臣对于乃蛮这个蒙古部落没什么概念,对于其疆土更不在意,认为不过是蛮荒之地,与中原沃土不能相提并论。
    但随后关于乃蛮的诸多信息曝光,尤其是当朝臣闻知此蒙古部族所占据之地,不光是荒漠,还有水草丰美的广阔草原和茂盛的山林大湖,盛产良马,矿产丰富。
    尤其在阿勒泰之下还有大量可供开垦的良田,气候条件也与河北差不多,众人的心便动了。
    况且乃蛮地盘之大,超乎了燕人想象。
    跟随联军进攻乃蛮的工部采矿司的官员回来津津乐道四处宣传说,乃蛮的地盘之大,纵然是河北河南和山东三个行省加起来,都无法相比。
    这直接让朝中炸锅了。筽</span>
    这么具备无尽开发前景和辽阔的疆土,凭什么要给异族人?
    必须要直接纳入大燕版图!
    以军机处诸大臣为首的青壮派(新党)坚持在乃蛮故地设立新的行省,派人派军直接进行管辖,适当的时机开始移民过去。
    以内阁李纲等人为首的保守派(旧党)则坚持要兑现皇帝的承诺,泱泱华夏,堂堂天子,天下共主,岂能言而无信?
    再者,乃蛮故地距离大燕路途遥远,派人管辖的难度极大。
    而且大燕现在面临未来与金国的倾国之战,优势兵力不宜再分兵出去,这会直接削弱本国军力,得不偿失。
    而实际李纲等人也并非是一定要放弃乃蛮故土。筽</span>
    而是认为现在这个时机,并非直接将乃蛮纳入版图的最佳时机。
    姑且将此瓜分给高昌人和蒙古人,以及契丹余部,以异族人统治彼地区,大燕只要管控好上述三国,便能以最小的代价,慢慢让之归于王化。
    而日后若是灭金之后,国力强盛,再将之从异族人手上取回又能如何?
    双方争执不下,朝堂上吵成了一锅粥。
    王霖微微有些无奈。
    乃蛮故地在王霖看来,最大的价值就是作为大燕的屏障。
    其次是矿藏丰富,长远性的战略利益巨大。筽</span>
    但地广人稀,且至少有三成处于高海拔地区,若非异族,中原的汉人想要在此生存繁衍是要付出一代或几代人的代价的。
    所以暂时来说,王霖更愿意在此处施行羁縻政策,让高昌人、蒙古人和契丹余部去治理,以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