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七一五 于小钱儿(1/2)

七一五 于小钱儿(1/2)

    京城人多,又是高官云集之地,自然消费也高。
    京城的生意也比小地方容易做,容易发财。
    衣食住行,谁都离不开,也是最容易赚钱的地方。
    山东人多地少,又是孔孟之乡,做官的人多,出来闯天下的也多。
    人傻钱多的京城也是山东人的主攻目标。
    鲁菜稳稳地居八大菜系之首,统治着京城人的口和胃。
    丝绸、服装、皮草也大多都是山东人在经营。
    这些都是明面上看得见的,风风光光的。
    不过,却有一个最不起眼的生意,闷声发大财,没几个人知道。
    人的一辈子,无非是为了吃喝拉撒睡活着。
    吃喝拉撒睡,五个字中,“拉撒”占了两个,妥妥的四成。
    一个人,拉撒好解决,找个没人的地方就行了。
    几十万,上百万人的拉撒就难解决了。
    自古以来,华夏便有一个大家都瞧不起的职业,掏粪工。
    每天凌晨,天微微亮,便有许多衣衫褴褛者,推着小车,上装几个大木桶,挨家挨户收粪便。
    天一亮,这些人就不见了踪影,城市也干净了。
    山东人于小顺,老家是胶东半岛蓬莱县于家村的。
    十七八岁,穷的只剩一身力气的时候来到了京城。
    刚落脚,找不到什么好活,就去干又脏又臭的掏粪工。
    干了几年,慢慢摸出点门道。
    这掏粪工看着又脏又臭的,可挣钱不少。
    市面上大多数生意都是买方市场,可唯独这掏粪工是卖方市场。
    想掏粪就要交钱,交多少是掏粪工说了算,否则,几天不给你掏,你这日子也没法过了。
    京城的东西南北中,掏粪的也划分了地盘。
    这中间免不得要有你争我斗,打打杀杀。
    于小顺看准时机,带着几个山东人开始抢地盘。
    凭借着头脑灵活,好勇斗狠,又舍得拿银子出来巴结官府的人。十年时间,居然被他一统粪道江湖。
    这下子,银子滚滚而来,不夸张地说,于小顺绝对是京城隐形富豪。
    城里买了近百套宅子,城郊买了五百亩地,过上了人上人的生活。
    都是山东人,又都姓于,说起来于大魁和于小顺还沾着点亲。
    当然,这都是八竿子才能打到的亲戚。
    两个人认识了,也算是有点交情,一起喝过几次酒。
    于大魁这次专门来找于小顺,他向范文强问清楚了昨天晚上的事情经过,知道有人把孩子连夜转移了。
    这大晚上在街上活动的,最多的是这掏粪工,走街串巷的,犄角旮旯的地方都会去。
    找他们问问,也许能发现什么线索。
    清军入关后,京城就变成了一座大兵营,内城按照八旗从属关系,全部是旗人住下了,汉人及其他族人只能住在外城。
    武昌起义后,旗人被杀的杀抢的抢,空了许多宅子出来。
    这十多年,许多八旗子弟没有生计来源,卖完了家里的古玩字画又开始卖房子。
    于小顺的宅子就在东城,是个三进的四合院,也是从旗人手里买下的。
    于小顺别看富了,可这人已经习惯了。
    每天早上天没亮,挎上个粪簸萁,还必须上街走一圈儿,要不老是觉得心里不踏实。
    转悠到天亮,找个早点铺,要碗炒肝,四个包子,美美地吃上一顿。然后,回家补个回笼觉。
    于大魁来到的时候,于小顺还没醒,下人们让于大魁在厢房里等候。
    今天好像有五六个人,都是来找于小顺的。
    主人没睡醒,只好耐着性子等候。
    于大魁看看几个人穿着打扮,应该是市井上的混混和掏粪的。
    因为他隐隐闻到了一股子厕所味道。
    日上三竿,都快晌午了,门帘一掀,于小顺出来了。
    这于小顺穿着也挺朴素,一身的黑祆黑裤,脚上是双千层底的布鞋。
    人长的黑黑的,有点微胖,看起来就是个庄稼汉子的模样。
    “于爷早!”
    “于爷早!”
    等着的几个人纷纷起身打招呼。
    于小顺眯着的眼睛一转,看见了于大魁,他一步上前,抓住了于大魁的手,亲亲热热地说:“哎呀!兄弟,你咋来了?也不说一声,叫他们去喊我!”
    于大魁一笑说道:“老哥每天起的早,又要干活,多歇一会儿,兄弟在这多喝会茶,没事儿!”
    于小顺看看另外几个人说道:“几位兄弟在这里喝茶,我和于兄弟说点事儿。”
    说完,拉着于大魁进了书房。
    “兄弟,你可是有阵子没来了,想死老哥哥了!”于小顺分外的热情。
    “这是兄弟的不是,整天瞎忙,也没雇上看看老哥!”
    于大魁也是格外的热乎。
    “坐坐坐!吃了没有?”于小顺一边让座一边问道。
    “吃过了,一早上过来打扰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