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搞化学的不能惹 > 六八六 西安变天了(1/2)

六八六 西安变天了(1/2)

    今天一直阴天,下午开始下起了细细的小雨。
    春雨贵如油,这个时候下点雨,能够提高土壤墒情,让麦子尽快返青。
    陕西人,麦子是主食,只要风调雨顺,老百姓日子也能过得去。
    早春二三月,天气还是很冷的,加上下了小雨,更是冷到骨子里。
    到了傍晚,气温更低了,小雨中夹杂着雪花,已经变成了雨加雪。
    本来泥泞的道路,又渐渐的冻上了。
    陈树藩刚刚喝了一碗热气腾腾的水盆羊肉,身子稍微暖和一点了。
    侦察部队的报告已经回来了,冯玉祥的队伍从西安南边五十里,折向东而去,估计是去了韩城方向。
    “哼!雕虫小技!”陈树藩不屑地一笑。
    他分析过,同盟会在韩城天天折腾,就是配合冯部东进。
    而且,很有可能,老冯会打下韩城,与同盟会搅在一起。
    至于渡黄河,北上抗战,陈树藩不太相信。
    黄河虽然现在还没有解冻,但马上开凌了,冒险渡过去还是比较危险的。
    “也说不定,这小子一根筋,就是想解冻前渡过黄河!”
    陈树藩有点琢磨不定,反复思考着。
    门轻轻地敲了两下。
    “进!”陈树藩喊了一声,心里有点烦。
    寒冷的夜晚,喝了点羊肉汤,浑身稍稍冒点汗,正舒服着呢。
    一个年轻军官进来,递过来一份电文。
    “大帅,韩城急电!”
    “哼!”陈树藩重重地哼一声,他知道,又是同盟会攻城了。
    “禀报大帅,乱党今晚攻城甚剧,有小炮数门,已造成我方士兵伤亡及城墙损毁,望速派援军,……”
    陈树藩把电报重重地摔在桌子上,真的有点恼了。
    这同盟会和狗皮膏药一样,粘在韩城恶心人。
    今天连小炮都用上了,看来还真的有点要攻下韩城的意思。
    算算时间,老冯的人马三五天应该到了韩城,刘镇华的镇嵩军可能也差不多脚前脚后赶到。
    “明天派出人马,尾随姓冯的,直奔韩城,到时候连同盟会的人一锅端了。”
    陈树藩眼睛里冒出凶狠的目光,也坚定了信心。
    什么名声不名声的,胜者王候败者贼,到时候就说这家伙勾结乱党,妄图叛乱,别人知道个屁。
    至于北面那个刘小子,估计也不会说什么,毕竟这姓冯的并不是他保安军的人。
    就算刘小子不高兴了又能怎样?
    陕西和内蒙中间还隔着个山西,老阎兵强马壮的,保安军轻易不会打过来。
    主意打定了,心里舒坦多了。
    刚刚吃完羊肉,觉得有点补,体内阳气滚滚的。
    叫了个小妾,搂着睡去了。
    后半夜了,雨稍微小了点,只是稀稀拉拉地有点毛毛雨。
    漆黑的夜里,一支队伍悄悄的接近了西安南边的永宁门。
    浑身湿漉漉的,一样是陕军的灰布服装,只是胳膊上缠了一圈白布条。
    高大的城墙上,几乎着不到守城士兵的身影,全躲在了箭楼里。
    每隔十来米,便有一个灯笼,烛火昏昏暗暗的,勉强能照亮周围。
    天气实在太冷了,士兵们弄了几个火盆,围在一起烤火。
    一阵脚步声传来,团长王宗龙带着一群人走到了城墙上。
    守城的士兵慌了,这么冷的天,谁也没有想到团长后半夜还上来。
    一个个急急忙忙地从箭楼里跑出来,装模作样地跑到城墙上,一个个站得笔直。
    王宗龙也没理他们,直接走到城墙边,向外面张望着。
    城墙外有五十米的开阔地,再远处便是稀疏的民房,里面住着不少穷人。
    夜色很黑,几乎什么也看不到。
    王宗龙掏出怀表,借着烛光看看时间,已经差不多三点了。
    这是约好的时间,冯玉祥部会准时抵达永宁门。
    “这家伙怎么还没到?”王宗龙有点着急。
    他在城墙上焦急地来回走着,心里无比紧张。
    同盟会给了他二万银元,只要他献出城门即可。
    事成之后,他有两个选择,一个是继续在陕军干,升为旅长。一个是去南方隐居,做个富翁。
    王宗龙已经四十多了,老家是陕西凤翔的。从清兵开始干起,大半辈子在军营中。
    由于没有什么靠山,升迁的很慢,纯粹是靠资格老,才熬到了团长的位置。
    三十多岁,才娶上个婆姨,生了一男一女两个孩子。
    这世道他也看透了,你来我往的,不是为了钱就是为了权。
    他不想再混了,拿着钱,回老家买上几百亩地,踏踏实实做个财主算了。
    又过了十几分钟,黑漆漆的夜色中终于亮起了三盏马灯。
    “来了!”王宗龙心中一喜,连忙转头吩咐道。
    “三娃,打开城门,命令我部人员不许开枪。”
    “是!”一个脸色黑黑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