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无冕之王 > 第153章 二分之一的人(1/2)

第153章 二分之一的人(1/2)

    一个多月没有收入,她虽然对荆涛有怨气,但还是选择了理解,毕竟,清阳媒体正处在变革中,并不是荆涛有意违背合同不让自己上班。而且,在酝酿改革的这一个多月当中,荆涛还总会时不时的向她讨教南传的一些经验和做法,对于荆涛有求于她的问题,她都是无私贡献,因为未来她也是其中的一分子。

    后来,外婆突然血压高晕倒,她吓坏了。

    于是,她放弃了竞争任何岗位,只想按部就班地上正常班,不想没夜没日地加班忙碌,她要多陪陪外婆,八十三岁的老人,不得不正视一个问题,那就是有可能出现的生老病死。

    她已经三十岁了,大后天就是她三十一周岁的生日,外婆已经陪伴了她三十一年,外婆就是再长寿,也不可能再陪伴她三十一年了。

    毕业后,她只顾着闯天下,拼命挣钱,却忽视了对外婆的陪伴,直到去年外婆得了季节性的皮肤病,才知道她老人家一直在忍受着南方潮湿的天气,忍受着皮肤病的折磨,不得不向她提出要回到北方。

    外婆也是个倔强的人,一旦认准的事任谁也拉不回。

    她知道反对无果,也不忍心反对外婆的要求,外婆过的不开心,她就是挣再多的钱、升再高的职位也没有价值。

    于是,她征求外婆的意见,回北方在哪儿定居?

    这个问题对于别人来说可能不是问题,既然回北方,肯定是要回老家定居的。

    但对于她和外婆来说,老家的概念很广泛,为了给她一个安静的、没有歧视目光的成长环境,外公去世后,外婆便带着她开始不停地租房、转学,她都记不得从小学到初中她转过几所学校,换过多少个家?

    直到上高中,她以优异的成绩考上外县一所著名的私立高中,她们才稳定下来不再搬家、转学。

    这所著名的私立高中当年的门槛很高,升学率也很高,相应的学费也很高。

    她不想上这所学校,外婆的退休金很低,仅够维持她俩的生活费,外婆卖掉了老家房子,跟她说:“我把本该留给你的家产,提前给你花了,你是块学习的料,我就是扒了几根肋骨也要供你上学,到时我见到你妈妈,就不觉得亏欠她什么了。”

    她对妈妈是没有记忆的,在她半岁的时候,妈妈就离开了她,当时妈妈还不到二十岁。

    有时她就想,为什么命运对她如此不公,先是带走了妈妈,后又带走了外公,而那个缔造了自己另外一个二分之一的人,却不知身在何处。

    随着年龄的增长,她不再探究自己另外那个二分之一了,因为外婆说过:你只需知道你是从芮雪的肚子里爬出来的,是我唯一的外孙就足够了。

    外婆的话,让她放弃了心中的执念,想想她够幸运的,是外婆供她上了南方那所著名的大学。

    她大学毕业,为了养活自己和外婆,她先是工作了两年,随后又报考了研究生,读研的时候就兼职挣钱,毕业后,以优异的成绩,应聘到了南方电视台,很快就成为台里不可多得的人才。

    之所以去南方工作,还是源于外婆,外婆说:南方环境好,经济发达,以后你就在南方结婚生子,我们就在南方定居了。

    谁知,别说生子,她连婚都没结就回来了,只不过没有回到他们曾经住过的地方,而是按照外婆的意愿,回到妈妈曾经上学、工作的地方——清阳师专,买下清阳师专家属院的一处带院子的老房子。

    当时中介都不理解她,认为那个地方早晚要拆迁,人家都是按照拆迁房要的价,有些虚高。

    芮晓枫理解外婆,她不喜欢楼房,一直希望有个能养花养小动物的院子,也希望能回到女儿待过的地方。

    记得老房子装修后,她们搬进来的那一刻,外婆含着眼泪说道:“雪儿,我把你女儿给你领回来了……”

    至此,她才真正理解了外婆,虽然外婆让她在南方定居,永远不要回北方,但随着年龄的越来越大,外婆还是想念家乡的,想念着埋在家乡土地里的亲人,俗称“叶落归根”。

    安定好外婆后,她准备正式跟单位提出辞职,哪知,当地要召开一个大型国际会议,正是用人之际,她便推迟了辞职,直到半年后。

    那天,是她辞职后回北方的火车上遇到荆涛的。

    当时她是默默离开的,没有告诉同事们,她不喜欢那些虚假的浪费表情的离别场面,考虑再三,才想起在车上给同事们发一封告别信,也就是那一刻,她抱着电脑从软卧出来找座位,才有了跟荆涛的尴尬相遇。

    曾经有位人口社会科学家这么说过:人与人沟通的比率非常小,两个陌生的人能够见面就是十几万之一,倘若能说上一句话将是几十万分之一,如果能够成为朋友机率将是百万分之一,若成为知己机率将是千万分之一,若成为伴侣最终做到一块机率将是亿万分之一。

    也有人说,世界有60亿人口,两个陌生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