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炫汉 > 第139章 耻辱(1/2)

第139章 耻辱(1/2)

    郿坞。
    “禀大将军,皇甫嵩派人传来一道讯息!”
    宋宪快步走入大厅。
    “何事?”
    王炫此时正站在桌案前,而桌案上铺着一张关中的地形舆图。
    关中三辅之地,分别为扶风郡、冯翊郡和京兆郡。
    根据灵帝时期的最后一次人口统计,三郡之地共计人口51万,这个数字相对于其他大郡而言,少得可怜。
    当然,这其中肯定是有问题的。
    东汉自从光武帝以后,豪门世族土地兼并严重,人口隐匿现象愈演愈烈。
    官府明面上只有51万,但实际情况起码有八九十万,不能低估这些豪门世族的贪婪程度。
    并且董卓从洛阳强行迁移过来了大量人口,虽然途中病死、累死无数,但活着抵达长安的亦有数十万众。
    可惜董卓没有进行统计,也没有做出合理的安排。
    否则这么多的人口,只要合理安置,要不了几年,就能转化成为强大的后勤动力和后备兵员。
    尽管还没有掌控关中,但王炫和贾诩已经开始商量接下来的安置工作。
    董卓是只管自己快活,不管他人死活,从来不考虑长远发展。
    但王炫却不能像董卓那样鼠目寸光。
    他必须要为未来做长久打算。
    当今天下,人口最多,地盘最富庶的当数河北。
    但已经被袁绍渐渐吞噬。
    其次就是徐州、荆州,奈何徐州是四战之地,而荆州又无险可守。
    所以这些地方都不适合王炫长线发展。
    唯一比较合适的就是关中。
    只要好好经营,假以时日,必能效仿秦灭六国时的盛况。
    “皇甫嵩派人通知我们,说是他领兵撤走,孙坚却率部脱离大军,不知所踪,故而派人提醒我们,希望我们好自为之!”
    宋宪如实回答道。
    王炫的目光依旧盯着关中地与图,正在思索着什么,淡淡的说道:“孙坚的踪迹追查到了吗?”
    宋宪立刻答道:“孙坚率部正朝大散关进发!”
    “大散关?他要进汉中吗?”
    王炫抬起头,诧异道。
    宋宪点头道:“应该是这样的!”
    出蜀入蜀主要有三条道,从大散关入蜀是一条,其次是走褒斜道,还有最为险阻的子午谷。
    王炫不用多想,就能猜到孙坚的想法。
    这厮估计是在关中觉得没有发展空间,想要离开关中,另寻广阔天地,大显身手。
    所以,孙坚八成是想借道汉中,走嘉陵江,顺着长江而下,回他的长沙故地。
    只是如今刘表坐镇荆州,通过和荆州当地的蔡氏联姻,已经渐渐站稳脚跟。
    他不会放任孙坚返回长沙,更不会容忍孙坚从荆州穿过,去往江东。
    当然,这是张鲁前提愿意借道的情况下。
    但在王炫看来,张鲁必定不会让孙坚借道。
    刘焉病重,刘璋入蜀,肯定是要接管益州大权。
    而张鲁早就心存自立之心。
    必定会趁机割据汉中,自立为王。
    在这个节骨眼上,张鲁不会允许任何的意外发生。
    “立刻派人赶去汉中,告诉张鲁,以我大将军的名义告诉他,如果他敢借道给孙坚,就是我王炫的敌人!等我平定关中乱局,必定对其征讨!”
    王炫语气冷漠道。
    “唯!”
    宋宪立刻退下安排使者赶去汉中。
    “皇甫嵩故意派人提醒我,肯定也是想借我之手,阻止孙坚,想来他是看出了孙坚的野心!”
    王炫嘀咕道。
    ……
    孙坚率部顺利通过大散关,想要入蜀。
    但是派去的使者垂头丧气回来禀报,“张鲁那厮,好不客气,拒绝了我们借道的请求,并且明确告诉我们,是王炫对他们下了通知,如果敢借道给我们,等王炫平定了关中,就会第一时间挥军汉中!”
    得知这个消息的孙坚等人,如遭雷击。
    他们眼下粮草短缺,每个人每天的口粮分成三天吃,如此才能苦苦坚持到这里。
    要是不能入蜀,他们真的不知道接下来怎么活。
    孙坚如今的部队,只有两千人是江东旧部,剩下还有五千人,都是在关中招募的新卒。
    “要不然驱散新卒,这样粮食还能再坚持几天!”
    孙策建议道。
    这几日的赶路,军中已有不少士卒因为吃不饱而偷偷溜走。
    起先程普还大发雷霆,砍杀了好几个带头逃走的士卒。
    但效果甚微,那些想要逃走的士卒依旧络绎不绝。
    后来孙坚制止了程普,眼下人越多,消耗的粮食就会越多。
    这些士卒既然要逃,那就让他们逃吧!
    这样还能省一些粮食。
    “派人与张鲁继续交涉,我愿意将麾下兵马分出一半让给他,只求他借道让我们!”
    孙坚思索许久,做出决定。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