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三三八章 万国来朝(1/3)

第三三八章 万国来朝(1/3)

    “这就是盛世了!”
    承天门上,太后抱着女皇陛下感慨着。
    后者已经是衮冕造型了。
    虽然女皇实际上还没满周岁,但既然已经可以抱出来,那么作为大明皇帝还是必须要穿上礼服的。
    微缩版嘛!
    微缩版十二旒冕。
    微缩版十二章衮袍。
    不过这样看着倒是很可爱。
    此刻这位大明理论上的主宰,正懵懂地看着外面,外面的御街早已经完成改造,千步廊干脆拆了,虽然后期朱元璋已经把它当做商业街,向进贡的使者展现大明盛世,但实际上平日谁会在这种地方购物?皇城本来就偏一边,周围又没有居民区,全都是官衙,谁为了购物会跑好几里穿过一堆官衙然后特意到千步廊?
    聚宝门内一连串商业街上,什么商品买不到啊?
    根本不用到千步廊。
    既然这样,那么这里就没什么用处了。
    向贡使展现大明盛世?
    没必要!
    他们跪伏天恩就可以了。
    再说他们用不着到御街,到京城就足够见识盛世了。
    最终借着给太后祝寿,小公主一声令下把千步廊全拆了,整个承天门到洪武门之间,完全变成了一座城墙包围的巨大广场,中间御道还铺了沥青,然后两旁铺了地砖,城墙上挂满了灯笼,广场上排满了花盆。
    而此刻在这座巨大广场上,则是一队队给太后祝寿的。
    贡使啊!
    这可是大明太后寿诞。
    举国都要进贡贺寿的,甚至包括那些藩属。
    实际上主要是那些藩属。
    各藩属国王,羁縻的都指挥使,指挥使们,那些宣慰使宣抚使们,统统都要进贡,就算距离远,本国的确来不及过来的,那些在京城的贡使,也要准备好贺礼。
    这可是表现他们对大明监国太后孝心的时候。
    “倭王干仁,祝太后万寿,并献金佛一尊!”
    紧接着下面的礼部官员喊道。
    然后在广场上数十万军民围观中穿着一身大明外姓郡王服的原本后小松天皇,现在的大明倭王干仁,另外也是京城赐建祥瑞寺主持,很是熟练地对着承天门五拜三叩。他这些年经常干这种工作,毕竟他已经搬到京城整整四年了,老朱总不能白养他,有番邦贡使进京,多数都是要让他过来表演一下忠心的。
    至于他那身外姓郡王服……
    其实是蟒袍。
    明朝过去又没有活着的外姓郡王。
    藩属国王定等级与郡王同,但终究不能给他们真正郡王的,礼服倒是没什么,毕竟七旒冕就是郡王其实也极少真穿,那都是参加祭天,继位,皇帝葬礼这些时候穿。但平日常服,郡王可一样是龙袍,所以这种外姓郡王,就只能用蟒袍糊弄他们了,反正看起来也差不多模样。
    而在干仁后面,一辆马车载着一尊金灿灿的佛像。
    不大。
    但很沉重。
    因为需要四匹马拉着。
    而且整个四轮马车的弹簧板都快被压平了。
    这当然不是干仁自己出的。
    他是代表倭国的。
    实际上是足利义满搜刮境内黄金铸造这尊一吨重的金佛,然后由干仁负责进献,以感谢大明朝廷出兵,帮他们镇压了部分刁民叛乱。实际上是原本倭国南朝的部分余孽,借着民间因为足利义满量倭国之物力,结大明之欢心的做法不满搞出的。
    而且规模很大。
    毕竟这些年倭国底层过的真很辛苦。
    尤其是底层武士们。
    因为有大明做主,足利家族,还有那些大名们已经不再战争,事实上他们都已经开始印度土王化,西南几个大名的内部政务,甚至开始被过去做生意的大明商人控制。后者靠着商业对底层敲骨吸髓,然后保证大名醉生梦死,但这样底层武士越来越艰难,甚至吃不饱饭的都很普遍。这种情况下有南朝余孽煽动,自然很快就形成造反的浪潮,一度包围了京都,当然,这时候已经改名平安城。他们以尊奉南朝后龟山天皇为旗号,迅速得到各地吃不上饭的底层武士支持,然后喊出尊皇攘夷的口号,试图推翻足利义满,并驱逐明寇,争取倭国的独立。
    打得足利义满部下溃不成军。
    但在足利义满最危急时刻大明天兵下场了。
    扶桑都指挥使戚斌,得知消息后以最快速度海运五千天兵在大阪登陆。
    然后他们以速射炮加排枪,轰垮了试图拼死一搏的叛军。
    后者哪有什么火器。
    无非就是冷兵器。
    倒是很勇猛。
    但在子弹和炮弹面前,这些终究没有什么用。
    足利义满几乎是哭着跪迎大明天兵进入平安城,然后靠着天兵镇压,他迅速击垮残余叛军,对后者进行残酷清洗,杀了多少不知道,反正这段时间倭奴的价格暴跌,各地充斥着廉价出售的倭奴,就连朱棣都买去不少。
    这场平叛之战,几乎将倭国剩下的最后一点脊梁完全打断。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