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二二九章 治不了杨丰还治不了你们?(1/3)

第二二九章 治不了杨丰还治不了你们?(1/3)

    对于杨丰的承包计划,老朱答应的很痛快。鐜</span>
    这是好事。
    他实际上真有点不想再维持会宁都指挥使司的驻防……
    当然,不是说撤销。
    而是将会宁都指挥使司和会宁卫迁到龙泉府,龙泉卫在龙泉府城,也就是珲春,所以把会宁卫和会宁都指挥使司都可以迁到清津,这样运输就方便了,可以全靠海运。而原本会宁那边封给会宁卫所属的那些兀狄哈千户,给他们拆分成一个个羁縻卫,依然隶属会宁都指挥使司,允许他们到吉林城去贸易。
    至于明军到吉林就行。
    有木轨通到吉林,以后向吉林的运输是稳定的。
    而且吉林终究靠南些,尤其是南部已经可以形成稳定的农业,目前木轨沿线军铺,驿站,护路队都是垦荒种田,毕竟后来叶赫部在这一带也能维持一定的农业。然后在那里维持一支水军,整个松花江流域也就可以保证控制权,更何况那里还有杨丰的垦荒区镇压着。鐜</span>
    关键是没有维持的战略需要了。
    短期内根本看不到残元有东归的可能性。
    倒是朱元璋在考虑西征。
    毕竟打完安南之后,明军就没有大的战争了,而且北方各军这些年其实也一直没有大的战争,现在火器大量普及,他也想试试能不能来个穷追猛打。
    就是这西征的统帅……
    朱棣?
    但朱允熥不同意。鐜</span>
    而其他也没有能放心的。
    总不能让蓝玉上吧?
    剩下那些将领都没有这种战略级别的远征能力,至于朱棣现在的身份并没什么妨碍,因为马和下东洋至少得花一整年时间,这期间朱棣并没什么事,就是在扶桑等着,完全可以抽过来搞一场西征,总之朱元璋目前一直在计划当中。
    如果这次能大捷,那残元真就只能被赶到中亚了。
    这样明军驻防吉林,以水军控制松花江沿线,然后在沿海继续保留最远但补给却更容易的鲸海卫,需要时候还可以逆流而上,和吉林水师共同控制松花江沿线,而且有龙泉府这个战略支撑,朝廷必要时候可以水运向会宁快速增兵。龙泉府同样也有牡丹江的水运,实际上是松花江上游,中游,出海口三个点的控制,鲸海卫就是奴儿干城。
    三个点的基地都可以获得稳定的后方补给。
    两个海运一个木轨。鐜</span>
    所以控制力没有削弱。
    成本却锐减。
    说到底会宁那地方,真要比起来都不如扶桑。
    朝廷在扶桑可不用投入。
    不但不用投入,在扶桑甚至可以靠着征税满足驻军需求,毕竟那些土司们都是要交税的,而且制定的税率远超西南土司,比如哪怕水西安家这种顶级土司,一年也就两千石,可扶桑那边每年光伊达家就要向大明交两万石稻谷。
    他还不是最高。
    最高的是会津的芦名家,需要每年交三万石。鐜</span>
    这都是杨丰给定的。
    朱元璋对此都很惊喜。
    他也没想到,扶桑那地方居然还是个优质的稻田区。
    每年税收居然比云南还高。
    云南一年就十二万石,扶桑去年征收了十五万石,云南土司交个税还心不甘情不愿,至今因为土司不肯交税问题,还在征讨中。可扶桑的土司们直接就是踊跃交税,去年的秋粮都是筛的干干净净,连沙子都没有,而且都是最饱满的。以至于去巡视扶桑的官员回来,都感动地上奏说,倭人之恭顺冠天下,很显然他在那里享受到了阿美利坚王师的快乐。
    包括朱棣对他们也很满意,之前明军在那里的筑城,修路,基本上都是这些土司出人。
    吃的比鸡少,干的比狗多。鐜</span>
    听话的让人感动。
    这样更显得会宁鸡肋了。
    但如果杨丰愿意承包,那朱元璋当然乐意保留。
    说到底他终究还是喜欢让更多人口迁移过去,有人给他掏维持下去的成本他当然乐意,至于杨丰在那里搞开发的问题,那个他没必要管,杨丰开发也是在他的土地上开发。
    这样杨大使又拿下个赔钱货。
    而小公主继续怨念中。
    现在杨丰拿下的,基本上都是赔钱货了,一个山西还在投资中,至少短期内是要赔钱的,一年赔好几百万的那种赔钱。事实上现在山西已经开始收税,一支杨丰自己招募的税警队已经入驻太原,然后拿着他的税收表在银行配合下,对太原的工商业进行收税。鐜</span>
    同时其他各地的税警队也已经开始组建。
    但就算如此短时间内想要在山西收够每年两百八十万两也不可能,更何况税警队的维持,同样也需要不菲的投入。
    会宁垦荒是赔钱的,同样朔方府开发也是赔钱的。
    那里也已经展开。
    之前那些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