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我与暴君相伴的日子 > 第七十九章 金坷垃(1/3)

第七十九章 金坷垃(1/3)

    “大型的犁,新的播种机,新的中耕机,收割机。
    这个尤其重要。
    而且这个属于简单化的。
    实际上我们那时候都是联合收割机。
    收割,脱粒一次完成,不过以这时候的工匠,想造出很困难,而且就算造出也不实用,毕竟得几十头牛才能拉动,倒是脱粒机可造出来,甚至水稻的脱粒机。所以从垦荒到播种到收获都是机械,只不过暂时无法造出真正的动力机械,哪怕是蒸汽拖拉机也造不出,只能使用牛来拉动。
    但也足够。
    不过这种农业对种植的作物要求高一些。
    暂时就是小麦,大豆之类。
    所以我的计划就是在会宁大规模垦荒应用机械种大豆。”
    杨丰把一张张图纸摆在朱元璋面前。
    不能算高科技。
    毕竟除了收割机脱粒机,其他那些这时候都有,或者说都有作为初级版本的,包括中耕机这些,最多他的都比较大一些……
    但用牛也多。
    所以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不知道放大耧车,而是在家庭单位下,能拉动的就是小型的,杨丰只是在有足够耕牛和足够低的饲养成本下,可以使用更大型而已。这种大型化也带来效率的大幅提高,但也缺乏精耕细作的产量,只适合于广种薄收,有无尽荒地可以开垦的松嫩平原。
    不过朱元璋需要,因为他在北方的卫所完全可以推广。
    有无尽荒地的不仅仅是松嫩平原。
    华北平原也一样啊!
    到现在整个北平行省加起来都不足两百万人口,那得多少荒地等待开垦,还有河南,陕西,山西全都有推广的基础,其实鼓动朱元璋搞卫所国营农场化就很不错。
    反正卫所土地也不是军户私有。
    “你种大豆怕不好售卖,民间主食米粟,纵然面粉也不及二物,豆类无非做豆腐,豆油吃的都不多,民间以菜籽油为主,军中也不过是以其饲马,到时候恐怕就连你自己的雇工也不吃,你在太仓,镇江所雇佣,都是以米为主食。
    他们不吃大豆。
    最多也就是做成豆腐能吃些。”
    张显宗提醒他。
    “这本来就不是吃的。”
    杨丰紧接着拿出一张纸推到朱元璋面前。
    “此物以豆饼,鸟粪为主,杂以粪肥发酵,用于江南稻田有奇效,原本后世才有,称之为粪丹,我倒是觉得应该起个更好听的名字,故此称其为金坷垃。
    故此我种大豆就是给江南稻田做肥料之用。
    大豆榨油,豆饼做肥料。
    豆油吃的不多不要紧,可以拿来加工豆制品。”
    他说道。
    金坷垃好啊!
    鸟粪可以去东海挖,豆饼由他提供,然后做出金坷垃复合肥,用到江南稻田增加产量。
    “豆饼做肥料的确好,那些有钱人家也用,就是贵了些。
    贫民用不起。
    若你能大量从辽东运出豆饼,那倒是能让江南稻田增产不少。
    其实只要你打出粮食,朕总会给你解决其他,就算不能运到江南,在辽东也能给军中饲马,更何况还有北平,大宁,开平等处,也是要豆类饲马,只要能打出粮食,不管什么,就是高粱朕也给你解决销售。会宁也就是岳武穆直捣黄龙的黄龙府了,能把金人囚禁徽钦二帝的五国城变成我大明之地,能让我汉人在那里种田立足就已是奇功。
    只要你能让汉人在那里扎根,你打出的粮食,朕以十倍价收购。”
    朱元璋说道。
    “有气魄!”
    杨丰赶紧竖起大拇指。
    当然,主要是朱元璋不怕花钱。
    自己印钞的人,当然不是他那些后代能比。
    大气!
    所以失去货币主导权,也就等于失去国家控制权,
    “不过这样还有运输,海运得解决。”
    他紧接着说道。
    “准你用军船运输!”
    朱元璋很干脆地说道。
    他既然知道大明以后最大的敌人就是东北这些,那就不能光清理,只清理不填充,最后只能便宜别人,历代对北方这些乱七八糟民族又不是没有打击,最后都是如野草般,灭一个又冒出一个。就是因为只能打击但不能填充,无非解决移民定居,最终灭一个只是给另一个提供崛起机会,然后一茬茬让更北的部落南下占据空出的土地崛起。同样他现在就算灭了这些乱七八糟,如果不能移民填充,只是给更北的部落机会,甚至让蒙古人填充,最后还是给大明造出一个新的敌人。
    会宁都司的设立就是他试图填充这片区域。
    但这很难。
    目前会宁卫的粮食全靠运输。
    整个辽东都司所辖各卫,都在为这条运输线服务,后面从辽东到江南的海运线,则为整个体系服务,最终就是整个国家都在竭尽所能维持这仅仅几万人的进军。
    成本极高。
    朝中大臣早就已经不满。
    认为这样劳民伤财,根本没有意义,而且疲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