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那年那蝉那把剑 > 第六百三十六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1/2)

第六百三十六章 赢得生前身后名(1/2)

    萧知南成功继位登基,就意味着如今的大齐王朝有了名正言顺的主人,就再没有什么大事比得上这个了。再加上如今还是正月,正应了那句“没出正月都是年”的俗语,所以整个帝都城都是张灯结彩,气势犹胜大年三十的除夕和正月十五的元宵佳节,尤其是那些权贵府邸,都是不缺银子的门户,暗中存了攀比心思之后,气氛愈发热烈。

    皇宫之中倒是没有如何庆祝,因为萧知南提前下了旨意的缘故,所有程序都是按照规制,不多半分。

    萧知南在未央宫升座皇帝宝座之后,仅仅是接受了百官朝贺便匆匆离去,紧接着以蓝玉和张百岁为首,包括魏无忌、萧摩诃、赵无极、查擎在内的庙堂重臣也随之离去。

    直到这个时候,满朝文武才咂摸出些许不一样的意味。

    为何不见魏王殿下?

    为何不见太傅大人?

    帝都,韩府。

    府内上下尽着白衣丧服,撤去了春节时贴上的鲜红春联和大红灯笼,已经挂了白色番帐,在瑟瑟寒风中上下飞舞,带着几分肃然。

    天色阴沉沉的,到了下午的时候,竟是飘起了一场小雪。

    雪花很轻柔,似是怕惊扰了世人,只是给这座府邸和帝都城加了一件缟素。

    当皇帝陛下的銮驾驾临韩府门前的时候,整个帝都城都懵了,然后这个消息飞快传遍了整个帝都城,偌大一座城在极短的时间内便彻底沉寂下来。

    那位刚刚被加封了太傅的内阁首辅,一力将曾经的公主殿下扶上皇位的韩老相爷,病逝了。

    刚刚被加封为魏王徐北游已经换上一身斩衰丧服,开始准备老人的身后之事。

    院子里刚刚支起灵棚没有多久,听闻这个消息的大小官员纷至沓来,与腰间只是系了一条白绫的蓝玉等人不同,后来的官员们,作为韩瑄的晚辈,均是身披白色孝衣。

    甚至就连萧知南这位皇帝陛下都换上了孝衣,执意以孝妇的身份,祭拜韩瑄。

    最后祭拜的时候,以徐北游和萧知南这对帝王夫妇为首,在身后的风雪之中,偌大一个庭院中白茫茫跪了一大片。

    临时充当司礼官的蓝玉亲自主持祭拜之礼。

    一拜二拜三拜之声,响彻整座韩府。

    次日,朝廷给予韩瑄的谥号便下来了。

    谥号文正。

    文,经纬天地曰文,道德博文曰文。

    正,内外宾服曰正,靖共其位曰正。

    文正是谥之极美,无以复加。

    纵观大郑一朝,真正谥文正者,不过两人而已,哪怕是被誉为“大郑第一相”的张江陵,也仅仅是谥号文忠而已,直到极为推崇张江陵的萧煜立朝登基之后,才将张江陵的谥号由“文忠”改谥为“文正”。

    再观大齐一朝,还未有一人能得文正的谥号,本来最有希望得到这个文正谥号的人是蓝玉,不过以蓝玉的年纪和境界修为,就算飞升不得,也最少还有一甲子可活,想要送出这个极美谥号,还要一些日子。

    所以大齐朝的第一个文正便落在了韩瑄的头上。

    “文”字不必说,作为入了内阁的大学士,必然当得起一个“文”字,可这“正”却是美隘至极。

    古往今来,得“文正”谥号者,都是国之重臣,国之栋梁,最重要的还要上合圣意。

    谁都能看得出来,这个谥号绝不是礼部拟定的,礼部没有这样的胆子,也不是内阁拟定的,内阁也没有这样的权力,必然是出自那位皇帝陛下的意思,这也是皇帝陛下最后的盖棺定论。

    臣子之哀荣,莫过于斯。

    纵观韩瑄的一生,大起大落,最终在人生巅峰时离去,生前尊荣,死后哀荣,也可以算是此生无憾。

    碧游岛,仍有元宵节的些许余韵。

    各大地仙都已经入住碧游岛的各处别院之中,等待徐北游会与蓝玉一起返回碧游岛,共商大计。只是没想到只有蓝玉孤身一人返回碧游岛,并将一封白底书信交予张雪瑶的手中。

    张雪瑶拆信之后,只能喟叹一声。

    她却是没想到,竟然是韩瑄病故了。

    对于韩瑄,她早已是久闻大名了,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在她的印象中,韩瑄是一个很传统的儒生,出身贫寒,年少时刻苦,学有所成之后就顺理成章地学而优则仕,从龙扶龙,大起大落,最终善终。

    在张雪瑶看来,徐北游之所以会有那份藏在骨子里的书生气,甚至有些时候更像是个小夫子,绝对少不了韩瑄的影响,也可见父子二人的感情之深厚,如今韩瑄病逝,徐北游必然要暂时留在帝都城中,全了孝道。

    这也是无可奈何之事,那么碧游岛这边的事情,只能往后推迟几日。

    韩瑄的丧事一直持续了七日,按照规矩,死后一般停灵一七、三七、五七、七七不等,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