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寒门小甜妻 > 第927章 国舅爷都来了(1/2)

第927章 国舅爷都来了(1/2)

    其实在此前,弘治皇帝已经对佀钟解释的很清楚了。
    但再清楚,这国债本质上,还是朝廷找百姓借钱。
    朝廷的财政状况,没人比佀钟更清楚。
    届时要是这笔钱还不上,该怎么办?
    他佀钟首当其冲,便是众人谩骂的对象!
    佀钟心里苦,但也阻止不了了。
    毕竟这国债发行,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除了佀钟亲自来到现场观察情况外,朱厚照也代表弘治皇帝,到了现场。
    两人坐的并不算远。
    朱厚照只兴致勃勃的看着外面,看自己找来的“托”是如何发挥的。
    至于佀钟心里在想什么,他完全没有兴趣知道。
    按照赵策的说法。
    只要朝廷第一批国债顺利赎回,就算亏本赎回,也是大好事。
    毕竟这样意味着,朝廷的信用已经打出来了。
    届时第二批国债,就能发两年、三年、五年期的。
    到时候只要一年发行一次,朝廷无论什么时候,都能还得上国债!
    佀钟也明白这个道理,但就是对户部盖上的这个大印很是介意。
    随着外面官员介绍完毕后。
    一侍卫拿着锣鼓,敲响了一声。
    “梆!”
    国债正式开售。
    在场的众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突然陷入了诡异的平静。
    大家热闹看的是挺爽的,但似乎都没有要上前认购的意思。
    “你们觉得如何?”
    “难说,真的能把银子和利息都拿回来吗?”
    底下的人都在议论纷纷。
    “要不先看看再说?”
    朝廷这个国债是要真金白银去认购的。
    这些人精得很。
    国债这东西还是个新玩意,都不敢做第一个尝试螃蟹的人,贸贸然的把银子堆过去。
    但是朝廷又说了买国债是有利息的。
    这个利息虽说比不上放高利贷,但是也比直接放在银庄的强。
    高利贷在京城,不是普通人可以做。
    而且地主放高利贷,也用不上太多的现银。
    基本都是拿粮食来放。
    城里的百姓没有土地,用自家的银子放高利贷基本是不可行的。
    因为京城能做这种事情的,基本都是垄断状态的。
    个人放高利贷有风险,银庄更是连利息都没,甚至还要收手续费。
    这个是朝廷借来用的,总不用担心朝廷会跑路吧?
    很多人都在犹豫不决的时候。
    后方的朱厚照悄悄凑过去,小声说道:“还好你让我提前准备了人。”
    “不然今日还真的可能就这么僵持住了。”
    赵策笑了一下。
    “那些原本认购了的大户人家,也都在观望。”
    “这些人肯定是要有人推动他们一下,才会行动的。”
    朱厚照赞同的点点头,朝着旁边的人示意了一下。
    这近侍收到命令,很快退了出去,朝着人群打了个手势。
    很快,一个衣着打扮都颇为华贵的年轻人走了出来。
    他身后的仆人抬着钱箱。
    “既是朝廷发的欠条,那绝对不用担心朝廷会跑路。”
    “我张家还有些余钱,放进钱庄还要亏钱,不如放在朝廷这里,一年后拿上不少的利息。”
    “本少爷要认购一万两国债!”
    说完,他故意大声问道:“请问这位大人,一万两银子国债,一年到期后可以得到多少银子?”
    这户部官员笑道:“到期后,本金连利息,可得一万零一百两。”
    “当然,一年后可以直接拿走一百两利息,剩下的本金若是不急用,可直接现场再购买朝廷其余年限更高、利息更高的国债!”
    “手持国债者,都可以优先买下一次发行的国债!”
    “一百两利息!”
    这人兴高采烈的说:“银子放朝廷一年,就可白得一百两,天底下居然有这般好事!”
    “我买!”
    另一个“托”也跟着起哄道:“我李家也要认购三万两!”
    “这是限量发售的,这等好事晚了就没了啊!”
    说完,后头就有几个人搬着银子走了上前。
    衙差殷勤的带着要认购国债的人,来到了方才说话那官员处。
    银子当着众人的面称好,随后户部尚书佀钟也走了出来。
    衙差大声喊着:“张家认购一万两国债。”
    “李家公子认购二万两国债。”
    “尚书大人亲自给两家发放国债凭证!”
    佀钟扯着一点僵硬的笑,看着那些人接过了带着户部大印的欠条。
    在场的富商们看到有人带头认购,心也开始动摇了。
    虽然利息确实不比高利贷,但朝廷有保证啊!
    户部尚书都亲自来了,这还怕什么?
    有一有二就有三。
    很快,其余带了银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