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穿越六十年代小知青 > 第548章 榆树村招工(1/1)

第548章 榆树村招工(1/1)

    小安和小莫从邮局出来,先去王爷爷王奶奶那里看了看,把带来的菜拿给他们。
    又去买了些点心糖果,就提着去赵建设家了。
    在赵建设家吃过午饭,两人就匆忙的回了村里。
    他们直接去了村委会找村长,还有半个月就秋收了,村长和会计还有几个小组长正在开会。
    看到两人进来,村长惊讶的问:“小安,小莫,你们两个怎么过来了?”
    两人自从来了榆树村,小安经常在学校那里帮忙。
    小莫有时候也会去,但大部分时间都是跟着村里的半大小子到处窜,很少看到他人。
    小安把他姐要在这里招工的事情和几人说了。
    “村长叔,我姐说了,每个月五十块钱的工资,干的好了还有奖金。
    厂里包吃包住,每年发四套工作服,每年包一次来回的路费。”
    村长和会计还有几个小队长听了都惊呆了,招一百个人?
    他们村一共才一百多户,这样一算,平均每家可以出一个人了。
    会计问道:“小安,你姐开的厂是做什么的?怎么会要这么多人?”
    “会计叔,我姐在广省开了三个厂,一个服装厂,两个食品厂。”
    村长听说徐宁一下开了三个厂,惊讶地问:“你姐怎么跑那么远去开厂啊?”
    小安笑道:“村长叔,现在广省的深镇划为经济特区了,上面在对外招商引资。
    所以我姐就响应号召,去那边投资建厂了。
    我姐说,咱们榆树村人没几个有工作的,所以就让我和小莫问问,有没有人想去?”
    几人听了还没反应过来。
    小莫又接着道:“本来我姐夫是准备光招收退伍军人的。
    但我姐念着咱们村的人,所以才硬挤出一百个名额给我们榆树村。”
    会计惊讶的问:“退伍军人也在那里上班吗?”
    小莫点头道:“是啊,我姐在京市开的罐头厂,里面全部是退伍军人。”
    几人听了都激动的不行,村长一拍桌子,大笑道:“徐知青和小安小莫是咱们村的贵人啊!”
    他高兴的在原地转了两圈,走过去把广播打开,喊道:“榆树村的村民请注意,现在有一件重要的事情和大家说。
    小安小莫的姐姐在广省开了厂,现在要在咱们村招工,要求条件………有想去的到村委会这边来报名。”
    榆树村的人听了这个消息,全村都沸腾了,没等村长在广播上说完,都往村委会跑。
    过了没多久,村委会的广场上就挤满了人,老少爷们,大娘婶子,连那些小孩和老头老太太都过来凑热闹了。
    有几个汉子问道:“村长,你说的招工是真的吗?徐知青在哪里开的厂?真的要让咱们去?”
    众人你一句我一句的问道,村长被他们吵得不行,大声喊道:“大家都停一下,听小安小莫说。”
    小安给小莫使了个眼色,让他去说,这小子说话很会润色,一样的话说出来,就比别人说的听起来舒服。
    小莫接到二哥的暗示,笑眯眯的走上前,和大家说:“各位长辈,大家不要着急,听我说两句。
    我姐前两年在广省和别人合伙开了一个服装厂,生意还不错。
    这次放假去那边视察的时候,觉得那边的环境好,政府也提倡大家去那里办厂。
    所以我姐准备再开个厂,本来我姐的合伙人想全部安排退伍军人过去上班。
    但我姐知道咱们榆树村的百姓苦,就争取了一百个名额,想让咱们村的人过去挣点钱,减轻一下家里的负担。”
    他又把工资和各项福利说给大家听。
    村民们听说工资比机械厂开的都高,还包吃包住,发工作服,包来回的车费,顿时就沸腾起来。
    小莫等他们说的差不多了,又接着道:“各位长辈,兄弟姐妹,厂里的待遇,我刚才已经说了,现在说说招工条件。
    工厂对人员是有要求的,必须是未婚男女青年,年龄要在十六到三十周岁以内。
    还有一条最重要的一条,厂里要实行军事化管理,制度特别严格,如果不能接受就不要过来报名了。”
    他想了想,又说道:“结了婚的也可以去,但必须要把家里安排好,夫妻两人一起才行,人要干活麻利,手脚勤快。”
    乡亲们听了小莫的话,都高兴的议论,家里让谁去合适。
    家里没有合适人选的村民问道:“小莫,不是咱们榆树村的人行吗?
    我闺女家的小子去年初中毕业,还没找到活干。
    能不能让他跟着去啊?那孩子可听话了,做事又麻利。”
    另外几个村民也问了同样的问题,都是家里没有合适的人选,想让亲戚跟着去的。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