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 第169章 挽留贤良(1/2)

第169章 挽留贤良(1/2)

    段攸又仔细的打量着贾诩,他总感觉不对。

    感觉这计策不是针对张济叔侄,觉得这计策是瞄准了董卓。

    贾诩有些小心的看着段攸,他脸色很平静,可内心也是慌乱。

    自己这位二舅不好糊弄啊,这么快就开始怀疑自己了。

    这计策还真是阴董卓的,至于张家叔侄,他真不想设谋弄他们。

    贾诩年幼时,曾被张济接济过,他从未跟外人提过。

    他看出段攸是真的动怒,也不敢帮这两位求情,只能转移伤害。

    毕竟他和那董胖子是有仇的,他闺女可拿鞭子抽过他,贾诩到现在还记着呢!

    段攸也没在这时追击,按照贾诩的意思,先给张济叔侄修书一封,让他们前来汉中。

    等做完之后,这又对贾诩吩咐道。

    “文和,给我关注三人,甘宁、沈弥、娄发,应该是巴郡人。”

    “想办法交好三人,最好能够将其收服。”

    杨松听到段攸这话,想要自告奋勇去收服几人。

    可看段攸就是盯着贾诩,也不理自己,有些泄气。

    段攸要知道杨松愿意接这任务,他都不知道该如何回绝。

    这三人可是桀骜的很,先是当贼寇,后来被刘焉收服,到最后又叛乱刘璋。

    就你这样的去收服他们,估计性命不保是小事,拉低他对我的评价才是大事。

    这可是日后吴国的猛将,敢百骑破曹营的狠人,不是你杨松能够算计的。

    若不然,他也不会找贾诩办这事。

    贾诩看见段攸一脸严肃,他明白几人有可能不简单,也只能点了点头。

    随着日子一天天过去,整个大汉突然变的平静起来。

    西凉慢慢安静,幽州叛乱也被平灭,益州更是没有蛮乱,大汉仿佛变的安稳。

    整个大汉在刘宏的治理之下,仿佛有中兴之势一般,异常的平静。

    年关已过,又到了初春,大汉走入到188年。

    宦官和世家眼看大汉又稳定起来,双方又开始放肆起来,继续互相攻讦。

    世家被打压的,只好纷纷加入大将军府。

    而宦官在刘宏的扶持之下,也渐渐的有些实力。

    只有大宦官段圭异常的低调,也不与宦官交好,也不去跟世家走近。

    他只安心贩卖自己的货物,要不就看看自己的军队。

    董卓已经退回河东,他如同一只野狼一般,默默的盯着猎物。

    朝廷几次将他召回洛阳,董卓总是拿出白波叛军未平,就是不肯接诏。

    皇甫嵩被留在长安,刘宏仿佛忘记了这位老将一般,就让他在长安孤老。

    所有人都在默默的等待,将自己的野心全部藏在心里,都装作一副忠心耿耿的模样。

    身在汉中的段攸正在房中思虑着未来,贾诩、阎甫联袂前来。

    段攸看着两人严肃的表情,让段攸有种不好的预感。

    “主公,自从您把秦宓几人安置到各个县里,庞德公和水镜先生很是不满。”

    “二人准备放弃汉中书院,想回到荆州安顿。”

    段攸一听这事,他脸色也变的严肃。

    当初蔡邕离去,后来自己又把秦宓几人带走,玄德老先生年岁也大了。

    整个书院,现在就这两位大才顶着。

    这二位再离去,自己的书院也将要散了。

    这还不是最让段攸心痛的,他更看重的,是这两位将会培养出的人才。

    凤雏还没降生,卧龙还没前来,诸葛四友也不在,现在他们走了,这帮人以后跟随那可不一定了。

    没有人比他段攸更懂这两位先生的能力,这两人已经在自己治下,他又怎能放他们离去。

    段攸也终于下定决心,祭出大招,将这两位贤才留下。

    他本想自己实力真正起飞时才将这东西研制出来,毕竟研制出这东西风险太高了。这东西一出来,这是在挖各个世家的根基,弄不好,他段攸真的变成众矢之的。

    可为了凤雏和卧龙,段攸决定冒一次险。

    “文和、子美,你们再去劝说一下两位先生。你就跟他们说,一月之后。若是他们见到我发明的一件东西,还要走,我不再阻拦。”

    两人都有些疑惑,不知道段攸又弄什么东西可以拦住两人的离去之心。

    两位先生不喜金钱,不爱美人,你能有什么东西可以吸引两位贤良!

    段攸打发走了二人,随即来到工匠处,开始利用竹子研制竹纸。

    是的,就是造纸。

    汉代时的蔡伦研制出来,可造价和质量还是不行,流通最广的也只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