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迎娶皇后,竟让我这假太监帮忙? > 344:出发大秦(1/2)

344:出发大秦(1/2)

    “怎么说?”
    女帝来了兴趣,扬起了天鹅颈,露出了期待之色。
    不是所有诸侯都如季家那般,还是有些小诸侯敬畏皇权,这就属于可以拉拢的一批。
    还有一些对皇室若即若离,但却依附大诸侯,这些大多数是通过联姻绑定在一起的。
    最大的这一批不好动,一动就容易引起连锁的反弹,但是这一批依附的诸侯却是可以下手。
    “只要陛下派人给那些大诸侯一个口头承诺,动手之时,只要那些大诸侯愿意配合,可以给予他们被杀诸侯的城池……”
    周南凰何等聪明,一点即通,吴忠贤话不用说透,她便已经意会。
    能成为一方诸侯,哪一个不是背景深厚,家族为重?
    对于这些人来说,姻亲关系远不如家族利益最重要。
    所以,只要周南凰一个空头支票,相信愿意顺着周南凰的不在少数。
    当然,主要是因为“君无戏言”,古代又不是后世,这个时候朝廷的话,对他们来说有绝对的可信度。
    这样一来,他们的信誉必定会崩塌,到时候用点计策内部就可以瓦解。
    至于内部计策,吴忠贤也已经给周南凰想好了。
    “推恩令?”
    周南凰不自觉的做正,一副虚心求教的样子。
    吴忠贤解释道:“所谓推恩,便是把恩推给诸侯竖子次子,以此来从内部瓦解他们。”
    这些诸侯,哪一个没有几个孩子?
    但爵位只有一个人可以继承,其他的真就没有怨言吗?
    推恩令就是给了世子之外的公子一个发泄的机会。
    “世子继承一半,其余诸子均分。”
    这就是吴忠贤全面解决他们的计划,虽然时间需要的久,可一旦做好此事,大周以后便可高枕无忧,再无诸侯之乱。
    当然了,推恩令现在不是时候,要等到解决一批诸侯,给了他们甜枣之后才可以。
    推恩令需要周全的计划,方法有了,步骤就不需要吴忠贤操心了,相信女帝自己可以安排好。
    “至于南方大水北方大旱,南水北调还是要搞起来!”
    吴忠贤接着说道:“既然国库空虚,那就不要用银钱赈灾,反正你发下去,也会被贪,不如直接发粮食。”
    “发粮食?”
    周南凰无奈的说道:“粮食也得拿钱来买啊!”
    吴忠贤笑道:“除了买,还可以让人主动来捐。”
    “比如粮商,比如那些诸侯竖子,他们都可以作为捐粮捐款的主要团体。”
    “当然,平白无故他们肯定不愿意,所以需要陛下给他们一点甜头。”
    周南凰眼睛越发明亮:“你的意思是虚职?”
    吧唧……
    “不愧是我聪明智慧的女王陛下,臣就是这个意思!”
    吴忠贤接着说道:“陛下可以好好利用一下“名人效应”,至于那些竖子在推恩令上则可以好好运转一番。”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为了防止赈灾粮被冒领,可以以工代酬。”
    如今大秦气势汹汹,似乎准备全面开战,各处关隘城镇都可以搞一下基建。
    搞基建需要的人手可不少,这一下子不仅可以解决冒领赈灾粮,还顺便巩固了城池,为以后大战做准备。
    甚至还分化了灾民,免得灾民聚集被有心人利用挑拨,可谓是一箭三雕。
    啪……
    “妙啊!”
    女帝忍不住猛地一拍手:“忠贤,你这两条计策,不仅解了朕心头之急,更是为大周之未来铺好了光明之路。”
    “最后一条呢?快说快说!”
    周南凰已经有些迫不及待了,她知晓吴忠贤是个人才。
    但也仅限于办事能力,却是没想到吴忠贤还有安天下之才。
    “最后一条更简单了!”
    吴忠贤歇了口气,才说道:“那便是请陛下不拘一格降人才,开恩科。”
    当然,吴忠贤指的恩科,不仅限于男子参与,可以为女子也设立恩科制度。
    至于理由嘛!大明和大秦两位女帝不就是最好的理由?
    “臣所建议的恩科,不仅可以取仕,还可以取吏。”
    这个时代能读书的人极少极少,但有才华有想法的人却很多。
    完全可以设立非文字恩科,只要能办事,识字方面朝廷可以派遣专门的教员教授他们。
    女帝认真思索,她觉得大有可为,只是麻烦肯定会有些,但不能因噎废食不是?
    岂能因为麻烦,就不做正事?
    这三条计策一出,女帝周南凰未来会有很长一段时间要忙碌,所以对于吴忠贤前往大秦倒是不在那么紧张了。
    ……
    用了三天时间安抚周南凰,吴忠贤总算开始动身前往大秦。
    毒女和凤竹肯定要一起去的,此一行危险重重,她俩不跟着彼此都没有安全感。
    凤竹要去,三小只必然是追随的,正好可以帮吴忠贤掩护身份。
    毕竟谁也想不到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