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530章 你勒索我(1/3)

第530章 你勒索我(1/3)

    清晨,未央殿。

    文武群臣手握笏板,站立殿内。皇帝尚未驾临,群臣间偶有窃语声传来,不知是在闲谈还是在讨论着什么政务。

    郑淮事件过去已有两日,今日是永盛元年的最后一天,外放官员入京朝拜的日子。此时大殿内并无他们的身影,皇帝尚未下旨召见,他们就只能在殿外等候。

    晨曦第一缕晨光自门口处斜着射入大殿时,秦狄的身影出现在后殿的门口处。缓步走上御台,甩动袖袍,端坐龙椅之上。

    杨公公见状,上前一步,站立御台,口中高呼:“皇帝早朝,众臣跪拜!”

    长音结束,以魏征陈松为首的文武群臣齐刷刷跪倒在地,大礼参拜。

    群臣参拜的声音似有雷霆万钧之力,响彻云霄。

    待到他们的声音浪潮消散,秦狄口中一句平身,众臣谢恩后,起身站立。

    抬头向上看去,只见皇帝身穿一件黑红相间的龙袍上,绣着金色五爪金龙。龙身腾空盘旋,龙目圆睁,不怒自威。头上戴着九旒冕,旒串轻轻晃动。一根玉簪穿过他的发髻,横穿九旒冕。浑身上下,无不散发着帝王威严,强者霸气。

    “宣外派官员上殿。”

    皇帝话音落下,杨公公口中高呼一声,将旨意传达。

    他的声音传到殿外,尚未落下,便被外面的内侍官员一个接一个的传达下去。

    声浪飘向远方的同时,张琛率领身后众人,踏上了汉白玉的台阶。次序是按照官职大小排列,张琛作为北都梁城的丞相,官居一品,自然位列首位。

    来到未央殿内,众人跪拜后,按照在礼部演练时的位置站立。

    “诸位爱卿,今日你我君臣难得齐聚一堂,都抬起头来。你们看看朕,也让朕好好的看看你们。你们都是朕的肱骨之臣,有人在京,有人外派异地。京都官员就不必说了,整日在朕的眼皮底下晃来晃去。而你们被外派异地为官,大汉十五州,天南海北,不容易啊!”

    “朕登基一年有余,你们中的很多人,朕还是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呐!咱们君臣之间唯一的沟通,也只是那一本小小的奏章。时至今日,甚至很多人的奏章,朕都未曾见过。”

    “朕就想啊,许是你们所辖之地的百姓安居乐业,无事可奏。亦是心中有所顾虑,不敢上奏?又或者是担心路途遥远,想为朝廷省下一笔钱?呵呵,今后不用担心,也不必顾虑。朝廷设立的驿站,就是专门为你们的奏章准备的。”

    “这两份奏折,一份来自凉州边关,一份来自蜀州边境。写这两份奏章的人,一个是凉州的董昂,另一个是蜀州的棋通。朕看到这两份奏章时,思索良久,依旧没有关于他们的任何记忆。后经由吏部查询,朕才知道,他们不过是边陲小城的知县。而他们的奏章,仅是向朕请安,汇报他们管辖之地的百姓现状。”

    “虽是一道请安的折子,朕却倍感欣慰。几千里的路途,随着驿站设立,奏折旬月间便可抵达京都,速度至少缩短了一倍。同时朕也万分庆幸,朝廷有如此忠心之人,大汉何愁不兴。”

    “臣有罪!今后必会为大汉之兴贡献绵薄之力。”

    秦狄话音落下,张琛很是时机的高呼一语。有了他的带动,殿内群臣高声齐呼。

    见张琛这么会来事,秦狄暗暗赞许。朝廷设立的三位丞相,各有不同。

    魏征属于守旧严谨派,处理内政绝对是一把好手。

    陈松处理内政虽有欠缺,但在军事和边防方面,很有建树。

    张琛将两人的优势做了一个融合,内政的处理,总能拿捏的恰到好处。战略方面,也有独特的远见。最重要的一点,很机敏。

    “今日召集你们入京,一是为了看看大家,二是告诉你们,越国虽灭,危机仍在。路漫漫其修远兮,朕将与诸位爱卿,上下而求索。”

    “陛下乃千古一帝,臣等敬佩之至。今后必会不遗余力,为国尽忠,誓死效忠皇帝。”

    文武群臣当众表达忠心,口中的呼喊之声消散后,秦狄从宝座上起身,缓缓从御台走了下来。

    “朕如果没认错的话,爱卿应该就是晋城府的章天来吧。”

    皇帝走下御台,站立在一人面前。

    “臣章天来,见过陛下。”

    “爱卿是芒城府的曲文辉?”

    “臣曲文辉,见过陛下。”

    一个接一个的叫出了所有外派官员的名字,这是他昨夜耗费许久,死记硬背才记下来的。

    依次和这些人寒暄过后,秦狄再次返回御台。

    “宣,突厥、契丹、天罗三国使臣觐见。”

    听到皇帝的话,杨公公当即高呼,传达旨意。

    秦狄转身落座,半盏茶的功夫,内侍官将三国使臣带入殿内。众臣闪退两旁,让开一条道路。他们派来的人不少,但真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