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暴君登基横扫九州 > 第162章 梧桐花开,(1/2)

第162章 梧桐花开,(1/2)

    “臣妾参见陛下。”

    两女从凤辇上下来,在几名宫女的簇拥下,径直穿过田间土路,来到秦狄面前。

    “两位爱妃快快免礼,你们怎么来了?”

    秦狄席地而坐,见两人并未穿着华服,隐约猜出两人的良苦用心。

    “陛下敢为天下先,以身作则到田间耕作,臣妾与姐姐自然要做好分内之事,为陛下做好饭菜,亲自送了过来。”

    两人接过侍女手上提着的食盒,半蹲在秦狄面前,将手中食盒轻轻放在地上。

    “雪姐姐,我们似乎忘记带桌子过来了。”

    苏雨晴左右环顾,略显尴尬。

    秦狄却不以为然的笑道:“百姓田间耕作,一壶清水,有口吃食,便以知足。朕今日既来耕种,便是寻常百姓,不必讲究那么多。”

    将食盒里的饭菜取出来,直接摆在地上,扭头看向站在身后的几人,轻轻招手。

    “你们三人也来,忙碌了一上午,早就腹中饥饿了吧。”

    “陛下,臣等无碍。”

    嘴上这样说着,还是忍不住干咽起口水。

    看到他们干裂的嘴唇泛起白皮,秦狄端起陶罐,倒了三碗水。

    “你们三人也不必推辞了,今日就与朕在田间地头,尝尝着粗茶淡饭。”

    见此情形,三人也不敢再推辞,在秦狄对面,席地而坐。

    不得不说,苏雨晴与穆静雪两人确实走心了。食盒里的饭菜,都是出自两人之手,与寻常人家的吃食无异。就连主食,都是混合着草叶的窝头。

    “别客气,赶紧吃啊,吃完歇息片刻,还要继续劳作呢。”

    秦狄也知道,自己不动,他们三人绝对不敢张口。随手拿起一个菜团,张开大嘴咬了一口。

    “味道还不错,你们也快尝尝,这些饭菜可都是帝后与贵妃亲手做的。”

    “多谢陛下,多谢帝后,多谢贵妃娘娘。”

    三人跪倒在地,以谢皇恩浩荡。

    一国之君,席地而坐,就在田间地头,吃着粗茶淡饭。

    这一幕确实令很多人动容,尤其是不远处看热闹的百姓,虽只能看到个轮廓,却也知道,不远处那就是大汉皇帝。

    皇帝如此亲民,以身作则,无疑给了他们莫大希望。

    将这块田地耕种完后,已经临近黄昏。看着一天的劳动成果,秦狄内心百感交集。同时他也知道,今日之事,用不了多久,便会传遍大街小巷。

    倒不是他在乎虚名,只是单纯的想改变大汉现状,让人们重视农业。大汉想要兴盛,首要的第一条,就是要保证百姓家中有存粮。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

    有了皇帝的以身作则,史官在史书内写下了浓重一笔。一个全新时代,昭示着大汉农耕的兴起,也意味着,大汉之兴的序幕,正式拉开。

    翌日,延禧殿内。

    宋时有些拘谨的站在在皇帝面前,自从在招贤馆内脱颖而出后,便被魏征调到尚书台,担任书吏之职。平时负责整理记录皇帝派发的政令和朝廷做出的决断。

    昨日是机缘巧合,将一份重要奏章送于魏征时,恰逢陛下外出,也就随行跟到了城外。

    正所谓无巧不成书,他的随行,在很大程度上,替百官争回了几分薄面。若是满朝官员,无一人会农耕,那才叫丢人。

    也正因如此,昨日与皇帝间的农耕之谈,宋时引起了皇帝的注意。

    秦狄看完桌上的奏章,缓缓伸个懒腰,无意中扭头,才发现宋时的存在。

    此刻,他已经在殿内站立了将近半个时辰。“呦,朕把你给忘了。赐坐,上茶。”

    秦狄将面前奏章推到一侧,扭头看着很是拘谨的宋时,笑了起来。

    “朕昨日见你对耕种似乎很精通,见解也很独特,这些感悟,从何处得来的?”

    “陛下,臣出身卑微,自小便是耕读为生。闲暇之余,便会将所见所闻记录下来,久而久之,也就有了些许心得。”

    秦狄缓缓点头,“人生在世,就要活到老,学到老,爱卿的态度值得赞扬。你曾经记录的心得,可否让朕看看。”

    闻言,宋时面露难色。

    “陛下,那些东西,还在臣的家中。若陛下想看,臣午后便回家中取来。”

    “无妨,朕今日正好无事,正好去爱卿府上走走。”

    皇帝的话,令宋时有些为难。不过话以出口,便成了圣旨。嘴唇微微抽动几下,到嘴边的话,硬生生吞了回去。

    换了一身衣服,秦狄在范老和豺狼的陪同下,离开皇宫。

    “你住在城外?”

    马车从西门而出,缓缓驶离京都,透过车窗看到外面景致,秦狄这才反应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