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压寨先生 > 第121章:封地(1/2)

第121章:封地(1/2)

    谢余带着众人,自应州一路向南。

    从卫辉府进入河南地界,然后过开封府,最后来到了归德府的甫城县。

    这里正是谢余封地的所在之处。

    中途经过考城的时候,谢余带人停留了几日。他在考城打听了一番于华等人的下落,最后被人告知,于家人并未来此。

    谢余更加担心了。

    “说不定义父带着文君,去钱塘了!于家护院那么多人,一定不会有事的。”

    白晓楠能看出谢余脸上的担忧之色,她也只能用这个借口来安慰谢余了。

    谢余点了点头,强迫自己不要把事情往最坏的方向去想。

    应州距离甫城差不多两千余里,谢余这一行人日夜赶路,也用了差不多半个月的时间,才到达目的地。

    也幸好之前在京师的时候,领了不少封赏。谢余当时身上尚有七八百两的银票。所以这一路上,也够人马消耗之用。

    不过到了甫城时,谢余身上的银票已经所剩无几了。再不想办法弄钱,这群跟着谢余的兄弟们,怕是要饿肚子了。

    “你们在城外等候,我去找知县交了敕书,问清楚封地的具体所在位置。再说安置的事。”

    给六子等人交代了一声,谢余带着白晓楠进了城。

    打听一番,最后谢余来到县衙,和几个衙役交代了来意。

    听说眼前男子竟然是新封的甫城男,那几个衙役也是一脸的惊讶。待检查过谢余手中的封爵敕书后,一个衙役匆忙去通知知县了。

    一炷香后,谢余和白晓楠被迎了进去。

    谢余在县衙的大堂内,见到了甫城的知县。

    一番介绍后,谢余对这知县也算是有了个简单的认识。

    甫城知县叫何光耀,是永昭元年的进士。

    那一年正是永昭皇帝周祁正式登基的时间。

    因为未通过朝考,何光耀被安排到了甫城,当了个从七品的县丞。三年之后,递补成了正七品的知县。

    然后这一个知县,一直干到了现在。

    算起来,何光耀在这甫城呆了差不多十四年了!

    一个县官能干十四年,这说明一个问题:何光耀在朝中没有人!

    要是早几年,何光耀能遇到谢余这种背靠着兵部尚书大腿的“权二代”,无论如何他都要巴结一番的。

    可是现在……何光耀已经熄了这个念头了。

    十四年的经营,他早就成了甫城的土皇帝了。现在再说要提拔他,让他换个地方履新,他绝对一百个不愿意。

    在甫城呼风唤雨、说一不二不香吗?

    他如今已经快五十岁了,就算是被提拔了,又能干个几年呢?

    与其在别的地方筚路蓝缕,还不如稳稳当当的在甫城当他的土皇帝呢。

    此时这个甫城的“土皇帝”,正捏着谢余的那份封爵敕书,动起了小心思。

    说实话,他挺膈应谢余这个男爵的。

    尽管敕书上表示,让他配合着在甫城的管辖地片中,划出一块封地给谢余。至于说划哪一块,可以由他这个知县“便宜行事”。

    从统属上来说,谢余的这个封地,还是归他这个甫城知县管辖的。

    但是……那也只是名义上的管辖权罢了。

    封地内的税收,以后就和何光耀没任何关系了。

    这感觉就好像……谢余要从他何光耀的锅里扒拉饭吃!这能行?

    犹豫了半天,何光耀终于还是找到了一个解决的办法。

    “谢男爵,你既有陛下封诏,我自当全力配合。就是不知谢男爵,可有中意的封地啊?”

    看着一脸笑容的何光耀,谢余总觉得这家伙有几分“笑面虎”的味道。

    想了想,谢余摇头道:“我初来甫城,诸事都不熟悉。至于说这封地,还需何大人帮忙安排一番。只求能有一处安身之地,日后定不会忘了何大人的相助之恩。”

    “哈哈,好说,好说!”何光耀点了点头,“出甫城向东南二十五里,有个孙家庄。以孙家庄为中心,方圆十里皆为良田!那里可作谢男爵的封地,你意下如何啊?”

    正如谢余和何光耀所说的那样,他对甫城并不熟悉。所以何光耀说的这个地方,谢余也没有任何的信息资料可参考。

    不过只要有村子就行。

    有村子就意味着有人,而人口就是红利!

    哪怕地贫瘠一些,谢余也无所谓。他又没指望靠着种地发财。

    谢余冲着何光耀拱手道谢:“如此便多谢何大人了。对了,我还有一事,想求何大人帮个忙!此次于山西一路赶来,我收留了不少流民。如今在甫城安家落户,我想把这些流民招来做看家护院……”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