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衣冠不南渡 > 第60章 聪明的奸臣(2/2)

第60章 聪明的奸臣(2/2)


    魏晋时期,是自然灾害最多也是最频繁的时期。

    据统计,魏晋南北朝369年间,共爆发各类灾害619次。

    其中,魏晋200年间,遭灾304次,平均一年1.25次,频繁的天灾让这个行政效率本就低下的庙堂吃尽了苦头,民不聊生。

    魏晋时期的防灾赈灾理论,措施和政策,都是对先秦秦汉的继承,既无系统健全的救灾体制和相应法律规定,也没有专门的救灾组织管理机构,就容易出现如今这种各部门扯皮,迟迟无法赈灾的情况。

    地方赈灾的效果几乎完全取决于灾区官员的道德感

    而历史上在这方面有所建树的,就是面前这位奸臣荀勖,他曾上书要求庙堂设立专门的机构来预防和应对灾害。

    曹髦抚摸着下巴,忽然抬头看向了荀勖。

    “荀公,这监察群臣的事情,您就不要做了。”

    “唯!”

    “今日起,御史台增设有备中丞,您来担任此位,尽快组建部门,收各部的赈灾防备之权,增设相关的律法,通过御史台来联系各地的刺史,进行防灾和赈灾的诸事,属从之官,您可以自己来决定。”

    荀勖惊呆了。

    当初高柔派他前往昭阳殿里看管太后,又派人去罢免其余内臣,结果就是遇到了陛下的迎头一击,他自己也被当成重要从犯被抓了进去。

    好在,皇帝并没有杀害他,还将他从牢狱内带出来,让他负责照看司马昭,随即又是拉拢司马昭的旧部,如今是调查赈灾的情况。

    荀勖死里逃生,此刻只是想要尽快缓和与陛下的关系,不要被陛下所杀。

    他可没想到自己还能被陛下委以重任。

    他急忙感激的朝着曹髦行礼大拜。

    “臣拜谢陛下!!!”

    曹髦皱着眉头,无奈的说道:“这些年里,灾害是愈发的频繁,可群臣生怕这些会牵连到自己,都不敢直说,甚至还掩盖一些灾害您是第一个发现这些问题,还想到了解决方案的人。”

    “光是这一点,就不是其余大臣所能比的。”

    “朕对您寄以厚望,此番常设赈灾部门,定然会有很多的非议,而赈灾的事情,牵连到的东西很多,有官员的不作为,还有粮食的调动等等,在这个位置上,您能立下极大的功劳,若是做的出色,封侯拜三公都没有问题,可若是想要犯错,却也很容易。”

    “只需要修改几个数字,就能从中受益。”

    “朕希望,往后能看到担任三公的荀公,而不是阶下囚的荀勖。”

    荀勖的脸色极为的庄重,他再拜。

    “请陛下放心,臣定不负陛下,倘若麾下有一人犯错,可斩臣之首级!”

    曹髦终于放下心来。

    在人才储备的问题上,魏国真的是远超蜀吴两国,各方面的人才都是不缺乏的,哪怕是在将领方面。

    蜀国就一个姜维,他的战术战法都已经被魏人摸清了。

    而魏国却可以换不同的阵容去对战姜维,姜维没办法去看透魏国这边的战术和用人。

    就说如今的雍凉,陈泰当然是个顶尖的人才,但是他在历史上能击破姜维,主要是他对姜维太熟悉,而姜维对他却很轻视,认为他就是个“辅助”,无法独自来应对自己,然后就一次性送掉了优势。

    就在两人商谈这个问题的时候,一人急匆匆的走进了太极殿内。

    “陛下。”

    钟会朝着曹髦行了礼,随即才看到了站在一旁的荀勖。

    他当即皱起了眉头,不悦的问道:“你怎么会在这里呢?”

    荀勖黑着脸,朝着钟会行了礼,“拜见钟公。”

    钟会看向了曹髦,认真的说道:“陛下,此子少德,好献谗言,不可轻信。”

    被钟会当面羞辱,荀勖却一句话都不敢反驳。

    虽然是亲戚,可两人的关系却很差。

    两人常常下黑手,荀勖有把宝剑,价值百万,在钟会母亲那里放着。

    钟会擅长写信,于是模仿荀勖的笔迹,写信给母亲把剑取去,拿走以后就不还了。

    荀勖知道是钟会做的,但没有办法,只能任凭他拿走,后来钟会斥资千万修建了一栋宅子,建成后,布置甚为精美华丽,还没有来得及搬家。

    荀勖非常擅长作画,于是偷偷前往,在宅中画钟繇的样子,衣冠相貌栩栩如生,钟会和钟毓入门后看见此画,非常悲伤哀痛,此宅于是被空置,无法入住。

    曹髦笑着摇着头,“士季啊,勿要如此,怎么来的如此匆忙?可是出了什么大事?”

    请访问最新地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