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走进不科学 > 第七百四十四章 约定有变(1/3)

第七百四十四章 约定有变(1/3)

    “.”

    地面的震动并不明显,大致有点类似缓慢行驶的公交车刹车时产生的轻微震动感。

    现场除了徐云所坐的轮椅微微移动了三五厘米之外,所有人都稳稳当当的没受到多少影响。

    不过很快。

    李觉便飞快的转过头,看向了操作台边上的高元明:

    “元明同志,具体情况怎么样了?冷爆成功了吗?”

    唰——

    陆光达、老郭等人也下意识望向了高元明,脸上的表情期待而又紧张。

    一号试验场所处的方位在地下七八米处,本身在修筑的时候也被重点进行了加固,因此光从地面的震感上是很难判断出冷爆效果的。

    诚然。

    光从这股震动上看爆炸的量级显然不会太低,但这只能代表炸药正常爆炸了——冷爆弹里头塞着几百公斤的CL20呢,哪怕你直接引爆威力也不可能低到哪儿去。

    冷爆实验的目的,主要在于检验模型弹的结构是否能够顺利传导爆炸的能量。

    举个不太准确但很好理解的例子。

    炸药正常爆炸和冷爆的能量都是100,但正常爆炸的能量逸散很随意,可能水平56竖直44。

    而原子弹对于这种能量的传导有固定的要求,例如必须要做到水平23.8,竖直76.2云云。

    因此想要确定冷爆是否成功,必须要通过更加详细的参数统计才行。

    实际上。

    早在李觉开口之前高元明便已经扑到了操作台边,对陈姓操作员说道:

    “小陈,马上检查冲频设备,把能调出来的参数全部调出来!”

    小陈表情一肃:

    “明白!”

    不同于徐云穿越来的后世。

    后世由于科技水平相对发达的缘故,炸药或者武器的威力评估可以通过各类设备在实验后很短的时间内便统计出来——这里的很短时间通常以小数点后三四位为计。

    比如后世有些感应设备可以做到在受到冲击的零点零几微秒内便将数据传回,即便下一秒自身损毁了也影响不大。

    某些探测设备甚至在武器飞行的时候评估飞行器周围的空气参数,就能在飞行器落下之前得出极其精确的数值。

    但眼下这个时期却不一样。

    如今兔子们的检测设备极其原始,手上最精密的工具便是和德国佬交易的线性检测元件,因此处理起来非常麻烦。

    但即便如此,某些同志也付出了极大的努力.或者说代价。

    比如这次冷爆实验。

    高元明他们在实验前就在地下埋了五十多根传输数据的导线,按照过往的经验,那些线性检测元件需要在冷爆结束后由采样小组亲自去地下收取。

    要知道。

    冷爆场所虽然没有核辐射,但毕竟是一处位于地下数米的空间,受到冲击后结构其实是存在一定意外的可能性的。

    例如在去年十一月的一次小型冷爆实验中,就有一位同志被落石砸伤了手。

    不过这一次的一比一冷爆,基地方面却具备了可以远程调取参数的手段。

    因为

    兔子们手上有了一块可以汇总并且处理信息的集成电路。

    这块集成电路来自戴明生,也就是钱五师表妹钱方琳的丈夫、几个月前和杨振宁李政道等人一同回国的电子元件专家。

    这块集成电路的介质基片被戴明生藏在了自己的后门中,由此逃过了海对面临行前的严格搜查,连徐云知道这事后都沉默了许久。

    当时他的心中没有丝毫感觉好笑或者羞耻的想法,只有浓浓的敬佩之情。

    要知道。

    那枚小规模集成电路虽然只有27个门电路,但尺寸却差不多有3X3厘米。

    徐云很难想象戴明生当时是忍受了何等样的肉体痛苦,又抱着何等样的决心,才能将这块集成电路容入体内。

    视线再回归现实。

    总而言之。

    有了这么一块集成电路之后,高元明等人便也不需要趁着实验刚结束便立刻去收集元件了。

    接着很快,小陈便传来了回复:

    “高工!数据调出来了,咱们预置了53个感应元件,冷爆过程中未损坏的一共有28个。”

    “其中位于爆心.也就是冷爆弹五十米范围内的有3个,一百米范围内有的7个,剩下的都分布在一百米到试验场边界的范围内!”

    “28个?”

    高元明顿时神色一喜:

    “有这么多?”

    冷爆的威力虽然比核爆要小很多,但好歹也是几百公斤炸药爆炸,冲击波之下有些线性震荡检测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