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初唐小闲人 > 第253章 形势一片大好(1/2)

第253章 形势一片大好(1/2)

    李让认识的江南人不多,能称得上故人的就更少了。

    或者说只有两位。

    一位是给李让托底的宋国公萧禹,另外一位就是眼前这位,吴郡大儒陆德明。

    说起陆德明这个名字,许多人可能很陌生。

    纵观有唐贞观一朝,陆德明这个名字似乎知名度都不高。

    但若是提起他的另外一个身份,很多人绝对会恍然大悟。

    ——秦王府十八学士。

    陆德明,正是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一。

    别看秦王府十八学士的名声在后世不如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那么响亮。

    但论起含金量,秦王府十八学士的含金量比起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只会高不会低。

    李世民登基之前征战天下定鼎中原,几乎所有战术与谋略,后勤与补给,都是秦王府十八学士在把控。

    秦王府十八学士之于李世民,就好像张良陈平萧何之于韩信。

    他们不在台前,但台前所有的情况都在他们的掌控之中。

    后世还有人疑惑杜如晦在贞观四年就去世了,怎么还能和房玄龄并称房谋杜断?

    根源就在秦王府十八学士这个名头之上。

    他们在李世民还没有登基之前,就已经是李世民身边最牛逼的谋士。

    李世民登基之后,他们成了宰相,反倒只是多了一个名头,一个官职而已。

    而陆德明与房玄龄杜如晦许敬宗等人并称秦王府十八学士,就算知名度不高,也没有人敢小看他。

    至于李让为什么要称呼他为老师,那就得从他刚回到长安之时说起了。

    他在草原上的时候,向朝廷献上新式制盐之法,无知之下动了长孙家的蛋糕。

    等回到长安知道真相之后,想要后悔却已经为时已晚,只能听从李世民的安排,以太子伴读的身份进入东宫避祸。

    既然是太子伴读,那太子的老师自然也就是李让的老师。

    不巧的是,陆德明恰好是教授李承乾经义的老师,李让也有幸听过两集陆德明的课。

    虽说没几天李让就以肥皂化解了长孙家的敌意。

    但师徒名分在这个时代还是很有约束力的。

    所以后来李让去东宫装逼的时候,见到老李纲和孔颖达,依旧是以师礼事之。

    现在见了陆德明,自然也不例外。

    反观陆德明,听见李让这句老师就是老师,岂有半个老师之说,顿时老怀大慰。

    “老夫就是跟你客套一句,老夫自谦可以,你要是厚此薄彼,那就不行!”

    陆德明抚着胡须打趣了一句,但其中的一语双关却是只有李让能听懂。

    很显然,这是在隐射李让当初在东宫请孔颖达和老李纲品茶,却不请他一事。

    想到这里,李让不由得咧嘴一笑道:“老师说的哪里话,弟子岂能厚此薄彼,今日自有香茗请老师品鉴一番。”

    陆德明呵呵一笑,摇头道:“果然是个滑头。”

    李让微微一笑,也不答话,只是谦卑的做出受训状态。

    在看见陆德明那一瞬间,李让就知道江南之事稳了。

    陆德明在长安待得好好的,没道理会一声不吭的跑回江南。

    既然他出现在江南,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李世民决定助他一臂之力。

    没有李世民的命令,陆德明也不可能擅自离京,毕竟他还有负责教导太子的重任。

    所以今夜这场宴席,他只需要将陆德明哄高兴了,吴郡陆氏同意的他的条件那就是手拿把掐。

    除此之外,顾氏主动上门想要请回《水府图》,说明顾氏内部的意见已经倾向于和他合作。

    再加上他手中还有萧瑀的亲笔信,拿下兰陵萧氏估计问题也不大。

    如此说来,宴席还未开始,江南八大姓,已经有三姓在朝他靠拢。

    至于剩下的朱张王谢袁五姓,陆德明也不可能看着他这个名义上的弟子被这五姓之人为难。

    更何况李让笃定,陆德明回江南一定是李世民的授意,他就更不可能放任不管。

    形势一片大好啊!!!

    相比陆德明带来的好处,被骂一句滑头算什么。

    “陆师,李县侯,叙旧的话咱们不如先入座再聊,如何?”

    二人交谈的间隙,顾玖也跟了上来,出声招呼两人进屋。

    陆德明微微颔首,转身进了明堂。

    李让跟进去,见只有陆德明身边有一个空位,便毫不客气的挨着他坐下。

    顾玖坐回主位,一一给李让介绍了各家主事人。

    陆氏的主事人,自然是陆德明,顾氏的主事人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