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说好军转民,这煤气罐什么鬼? > 第225章 截胡棒子(1/4)

第225章 截胡棒子(1/4)

    黑暗的房间里,王烨眼中有神采微微闪动。

    都说计划没有变化快,现如今就是这样,随着萨特勒的到来、三井消息的上报,联合体的接下来的工作,又发生了一定的偏移和变化。

    排在最前面的,就是安保公司项目。

    这是未来几十年的重点工程,毕竟经济想要做大做强,就需要更为广袤的市场,那么就必须有配套的安保力量,否则是做不大、走不远的,毕竟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而生意就代表着财富,财富就代表着冲突,只有枪杆子,才是王道!

    其次,就是和三井的合作问题。

    只要得到上面的正式消息,合作就可以开始了,对于这个项目,有了上面的支持,王烨的所图甚大,毕竟三井除了机床,在大规模集成电路、半导体、造船、石油工业等领域,都有相当不错的技术。

    如果能从他们手里把这些技术给搞出来,就可以让联合体的发展,获得相当大的加速,进而以点带面,推动整个鲁齐省、乃至国内的发展,更早日的参与到全球商业的竞争中,攫取更多的利润,然后反哺自身,形成良性循环。

    举个简单的例子,就说造船产业。

    造船厂产业的大规模转移,是从美国到欧洲、欧洲到日本、日本到韩国、韩国到国内的,但是现如今,如果能直接一步到位,从三井方面获得造船技术,那么转移到韩国这個过程,就可以直接绕过了。

    毕竟在正常的历史中,其实韩国的造船业相关技术,绝大部分也是从日本转移过去的,现如今日本还是全球造船业中心,韩国的造船产业刚刚起步,他们撮尔小国,无论是地理位置、人工成本、工业规模,根本无法和国内相比。

    曾经的他们之所以造船业能发展起来,相当于吃到了时代的红利,而后续造船产业心中的转移,也就是从韩国到国内,和从日本到韩国不同,是因为国内工业的发展,进而导致造船产业的发展,侵吞了他们的市场,掠夺了他们的份额。

    所以现如今,只要从三井搞到技术,曾经船舶工业的发展就能被提速,然后直接掠夺现在韩国的造船市场份额,进而跳过他们,成为新一代的造船产业中心,而曾经的棒子之所以经济能发展起来,和造船业有密切关系,而这一次,他们吃屎去吧!

    更不用说,不止是造船业,生产芯片的半导体工业也是如此。

    后世的韩国之所以半导体发达,拥有三星这样的巨头,其实和日本的产业转移关系也非常密切,毕竟日本现在已经太有钱了,人工成本太高了,再加上很快就要到来的广场协议,他们的产业在老美的指挥下,只能就近转移到了旁边的韩国和岛上。

    但是这一次,王烨准备来个上下其手。

    一方面联合体自研要跟上,另外一方面也要想办法,把三井的裤衩子都薅下来,如此结合之下,王烨不信联合体搞不起来!

    至于棒子?吃屎都轮不上他们!

    最后,就是工程机械了,确实就如同魏青山老人所言,很快国内就会进入基础建设大发展时期,对于工程机械的需求会越来越多,更不用说这是一个良性循环,毕竟要想富先修路,修路也得有设备啊!

    更不用说,工程机械还有一个孪生的兄弟,那就是“施工团队”。

    在后世,华夏被称之为基建狂魔,其实很客观的来说,之所以能得到这个称号,无外乎有三个原因。

    第一个原因,国家重视基础建设,愿意修才能修,如果不愿意修,那一切都白搭,就像印度,为什么他们不是基建狂魔?

    第二个原因,在重视基建的基础上,量变引起了质变,这就是后世国内的外科医学水平位于全球首列是一样的,说白了因为人多,医生的病例多,练手的机会多,水平才能咔咔往上涨,基建也是一样,成熟的施工团队那都是练出来的,项目多施工多才能练出来,一年到头没工程,怎么吹都白搭!

    第三个原因,其实还是人多,而且是从上到下人都多,因为学土木的大学生多,进而建设领域的设计师工程师多,因为农民多,所以进城务工的农民工多,人多了自然力量大,同时人力成本就低,这才是成为基建狂魔的根本支柱。

    凭什么迪拜成不了基建狂魔?难道他们接下来四十年的工程不多吗?难道他们的官方不鼓励不投资建设吗?当然不是,而是因为他们的人均收入太高了,没人愿意做这种苦差事,那自然也就没办法成为基建狂魔。

    所以,基建狂魔这几个字,说来容易,其实很困难。

    而能成就这四个字,也是多方面的原因促使的,并不是说说就行,同样以印度为例,他们也是人口大国,但是他们的基建,就是一坨屎!

    总而言之,经济发展需要基建,基建需要人手,在利益的驱使下,农民转化成了工人,通过自己的辛苦劳动,获得了比种地更多的收入,某种意义上,形成了一种逻辑合理的闭环,在这个人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