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

字:
关灯 护眼
听书阁 > 明末最强钉子户 > 第282章 双孙联手(1/2)

第282章 双孙联手(1/2)

    青牙堡北门前。

    以温越为首,青牙堡的一干官员站成几排。

    祖柏、祖季、卢一恩、赵率教、钟大成、罗谦合等尽数在列。

    连着负责训练夜不收的朝安、朝宁、谢不冬等听到奖赏放下来了,也是个个快速奔回。

    众人个个神情兴奋,纷纷讨论着这次奖赏下来,他们会升官如何,获得多少金银赏赐。

    却也有少数人面露担忧。

    这次负责来发下朝廷奖励的乃是孙承宗,此人一向和大人不和。

    而且还是大人出了主意,将他挡在了通州,没有进京师面圣,此番由他来发放奖励,不知道会生如何事端出来。

    尤其是看到一向面色平静,不动如山的温越,此时居然紧锁眉头,更是心中忍不住的担忧。

    但是,众人所不知道的是。

    温越担忧的并不是孙承宗到来。

    孙承宗来青牙堡不是一次两次了,温越对他非常熟悉,知道孙承宗虽然和他不对付,但向来公正,不会像袁崇焕那般故意寻人麻烦。

    朝廷给青牙堡定下的奖赏是如何,孙承宗便会发下如何,不会从中作梗。

    温越紧锁眉头的原因是,他发现历史真的变了,全变了!

    他这只蝴蝶翅膀扇得很大,所刮起的风,直接改变了整个大明局势。

    天启四年在历史上,后金并没有主动入寇,但因为他在辽东的原因,并且两年前给后金军造成小亏,影响改变的,这能够说得通。

    而准备致仕回归华亭准备写书的徐光启,因为心生怜悯,跟着灾民来他这边,这其实也能说得通。

    但是说不通的是,明明要在家赋闲十年的孙传庭,居然提前跟着孙承宗来辽东了。

    这简直有点不可思议。

    要说明末的狠人无非就那么几个,吴三桂、洪承畴、孙承宗、袁崇焕等。

    而在《明史》中有这样一句话,“传庭死,而明亡矣”。

    可见孙传庭也是被历史承认的狠人之一。

    他的战绩不显于辽东,对付建虏,却是对内镇压叛贼流民,曾打出过“活捉高迎祥”“打垮李自成”的辉煌战绩。

    根据温越对明末历史研究了解。

    孙传庭考中进士之后,初授永城知县,不久调任商丘知县。

    随后,在后金占领辽东,身在内地的孙传庭深忧时局,曾写下“山海徒闻尚可支,堪怜一线系安危”,“丸泥不是封关计,仗剑谁歌出塞词”,“圣主若虚前席待,愿将血泪洒丹墀”等诗句,表达了建功立业的志向。

    天启五年三月,他因防备白莲教贼匪有功,获得褒奖。

    同年入朝述职,授吏部验封司主事,不久升至稽勋司郎中,但因不满魏忠贤专政,告假回乡。

    可是今年才不过是天启四年后,这历史变化这么快么?到底是哪里历史线变动影响了他?

    可能温越左想右想也想不明白,就是因为之前温越剿灭窜入辽东的白莲教贼匪有功,导致历史线发生变化的。

    在历史上天启三年白莲教暴乱后,就到处流窜,被剿灭之后还有余匪,因此孙传庭剿匪有功,上京述职。

    而去年的时候,温越对剿匪出了大力,一下子清除了许多积年老匪,这就导致了流窜在其他地方的白莲教贼匪,少了许多领头的。

    遮掩没有历史上那么严密,蛰伏也不够。

    因此被孙传庭很快发现,提前立功,受到了朝廷褒奖,去年的时候就已经去京师述职。

    正好这次辽东事变后,孙传庭看不得阉党的胡作非为,又听孙承宗要来京师,索性就直接去投了孙承宗。

    想着跟着孙承宗一起把阉党给推翻,却因为温越计谋,不得已回来,还接到了一个要去青牙堡发下奖赏的任务。

    “唉……这孙承宗的势力越发大了,不知是好是坏啊。”

    温越想了半天,也想不明白怎么孙承宗和孙传庭就加在一起了,索性就没有想了。

    至于这事对他来说,到底是好是坏。

    温越想了许久,应该还算是好的吧。

    这双孙联手,在前线挡住建虏不成问题,只要魏忠贤不要像历史上那般拖后腿,就能给予青牙堡快速壮大的时间。

    “嗯,也得找机会给魏忠贤写信劝劝,让他不要太猪队友了。”

    温越摸着下巴自忖道。

    至于孙承宗和孙传庭,“双孙联手”可能会对自己的压力更大,不过这时自己已经不是两年前只有十几个人的自己了。

    立了这么大功,掌握几万的人口,加上背后有魏忠贤和天启帝撑腰。

    想将自己赶走,没那么容易。

    至于会用什么办法来对付自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内容有问题?点击>>>邮件反馈
热门推荐
叶凡唐若雪 总裁,宠妻请节制 压寨先生 不一样的日本战国 拯救关山小队,她是认真的 大国实业